About Heike Arndt in english for chinese scroll down
Heike Arndt was born an only child on the 4th of June in 1963 in Strausberg (Eastern Germany). Her mother, Bärbel Nimmert (born 1943), worked a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Her father, Frank Arndt (born 1943), now retired, worked as an engineer for a government building company. Both grandparents lived their whole lives in Herzfelde and Strausberg, near Berlin.
1965 – The family moved to Berlin-Mitte to an old working class quarter close to the Berlin Wall.
1969 – Heike entered the local school and was transferred in third grade to a language school specializing in Russian.
1973 – The family moved to Berlin-Friedrichshain.
1973 – She was offered a place at a ballet and sports school. Her parents refused the offer.
1976 –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the school offered to move Heike to another school. Her parents refused.
1976- 1979 – The family got a piece of land in Berlin-Altlandsberg. They spent most weekends there and built a small summerhouse. Her grand parents lived nearby and the whole family often got together at their house in the evening to play cards. Here Heike spent a wonderful time with her grandparents painting, playing in the garden, visiting neighbours or heading to the village with her cousin Gabi.
Until 1979 – she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music and theatre scene in Berlin. She read excessively and started to write diaries. With the money she saved she bought books and records. She enjoyed going to classical concerts and to the theatre. One evening on a street in Berlin she barely escaped from an attempted rape. Struggling with expectations and the image of how a girl was supposed to be she started to suffer from bulimia.
1978 – The art college refused Heike Arndt as a student. Art school was now out of her reach.
1979 – She was offered a place to study stone carving and another for ceramics. With the support from her father she chose to learn ceramics. Heike Arndt moved to the small provincial town, Kamenz, near Dresden. Her parents agreed to let her live by herself as the rented room was part of a private household of a 73 year old man and his daughter’s family. At only 16 she moved in with them. In order to get an education in ceramics at the Lausitzer Ceramic Factory she had to work for one year as a simple fabric worker in the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the factory. Their main production was for the exporta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At the weekends she often hitchhiked back to Berlin or sometimes to Poland or Czechoslovakia. While hitchhiking to Berlin she met her Danish boyfriend.
Over the following 5 years they tried to get her a permit to move to Denmark. The eastern German government refused their request for marriage 4 times and suggested she found a German husband. Even a letter to the queen and contact with the Danish embassy did not help.
At Christmas in 1980 – she was admitted urgently to hospital having suffered a physical breakdown resulting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A week later, she was admitted to a recovery clinic for 4 weeks near Dresden. Later her passport was confiscated and she spent a few days in a juvenile detention centre for having been seen moving around a ferry ship going to Denmark suspiciously but she knew neither the reason for her detention or for how long. A gynaecologist here examined her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Her father picked her up, having been convinced by the authorities that she worked as a prostitute. She had had no previous sexual experience at that time.
1981 – She finished her education in Kamenz with high grades especially in design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1981 – She got a job as a potter in a small family business in Crinitz, near Finsterwalde and met Christel Kiesel. They became very close friends. This friendship made a deep impact on Heike Arndt and she started the process of questioning life’s circumstances and society.
1983 – She moved to Vipperow, 100 km north from Berlin and got a job as a housekeeper for the local priest Meckel and his wife who was also a ceramist. Here she was as much confronted by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she was by questions about religion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1984 – She moved for a short time into the country home of ceramicist Manfred Müllers, which was even closer to Berlin.
1984 – She found an empty-looking apartment in Berlin and moved in. She started to work for the ceramist Beate Bendel. As she was not registered in the apartment she was afraid of discovery and went on to find an apartment in Boxhagener Strasse that she sub-let through one of the people she had met previously while hitchhiking which helped as it was impossible even for normal people to rent anything in Berlin at that time. A few months later she started to work for an industrial ceramic factory doing a three shift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1985 – she applied to get the authorisation to marry and leave the country for the last time. In the same letter she pointed out that whatever the outcome she would leave anyway by the 1st of April, 1985.
Berlin had become restless by that time and the first signs of agitation and demonstrations began to happen. Several embassies were occupied by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of the country. The Danish embassy worked together with the East German police and refused to help the refugees. Jutta, a close friend of hers throughout the years in Berlin, was the only one who knew about the planned escape and helped to move her most important private things to her father’s cottage the night before from Boxhagener Strasse.On the 3rd of April Heike arrived in Hamburg, West Germany. In Berlin the authorities collected Heike’s private things, both those at her address and the rest that had tried to be hidden at the cottage.
She traveled with her boyfriend Henri through Europe to Italy on a false passport. A few weeks later she went with him to Lolland in Denmark where he had bought an old farmhouse for them to live in. In May 1985 she moved to Hamburg for a couple of months to get registered and her West German passport. She refused to work as an informant for West Germany, like she had refused a few years earlier in East Germany.
1985 – She moved in with Henri Madsen to Errindlev, Denmark.
1987 – She attended the NCEA ceramic conference in Boston, USA and also stayed a month in N .Y.C.
1987 – She met Finn Poulsen and moved to Væggerløse on Falster, buying an old bakery on Lolland for her future studio. Besides her artwork she worked as a teacher, barkeeper and saleswoman in order to pay her bills.
1988 – Monza, Italy, at the Torneguzzo studio she worked for 3 months with mosaic in glass and stone.
1989 – She worked at the AVURE artist centre in Porto, Portugal with Lithographs.
1990 – She received a big commission for a work from Danisco, a decorative work with glass mosaic.
1991 – She met Ansgar Elde and a lot of other artists at Gallery Syd.
She visited and met with many of these artists but only with Ansgar Elde and Inka Uzoma did she establish close lifelong friendships. Every year she would stay at Ansgar Elde and his wife Toni’s house and became integrated as a part of their family.
1992 – She started printing seriously at the “Il Bostrico” studio in Albisola, owned by Toni’s brother Alfredo. Heike became integrated into this group of artists. Only some of them are named here: Sabatelli, Lou Lamm, Carlos Carle, Sandro Lorenzinni, Lis Zwick, Jørgen Nash and many others. Sculptor Inka Uzoma was the other second home where she often stayed for shorter times.
1993 – Heike travel most of the time in Europe but also overseas in the USA where she met Russ Tolman an American musician. He confronted Heike with personal issues such as her Bulimia. Her first big solo show at the Museum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Maribo took place. Some of her colleagues were very angry and complained.
She stayed for a month at the Valparaiso foundation, Mojacar, Spain. She painted and met the writer Inge Eriksen and Rifberg, whose house was close by. Spanish influences in her work are obvious, deep sienna being found in all of her pictures of that time.
She travelled and worked with Russ Tolman. She met a lot of Russ’s musician friends and helped organise their European tours. The studio in Kettinge was often now the home for friends giving concerts in Europe like Steve Wynn and many others. But this relationship didn’t last either.
She worked excessively but also faced her Bulimia and started counselling. She started regular supervision with a psychologist, which continued for several years. Almost every week she would visit Ulla Frellsen, the Danish painter, to discuss some work or opinions they had on art, politics or just life in general.
In the summertime Kettinge would always fill up with people passing by for a coffee or staying for a few days. Heike integrated into the Kettinge area well, known as a globetrotter, but never really established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s in the area besides Ulla Frellsen. She always had time for her visitors.
1994 – She took her first trip to Greenland and was astonished by the nature and decided straight away to come back with a travelling exhibition.
Just one year later she was back with a big exhibition travelling as the first foreign artist to tour the coast of Greenland. She was invited to do a big commissioned work for Sønderstrøm Airport, Greenland’s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at work took about 6 months to finish. She worked partially in Greenland and Denmark. The administration of Sisimiut town bought one of her big sculptures. The capital of Greenland, Nuuk, decided to buy a bronze sculpture for one of the public places. This justified the tremendous economical risk she had taken to do this travelling exhibition in Greenland.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fantastic nature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helped to develop the first common studios where local could work. She also developed a project to start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handcraft for the town of Nuuk. She used the most of her time to follow the locals in their duties and travelled by boat to many different places. She received a lot of practical help to move by helicopter, boat or dog sledge. She went hunting, fishing and picking berries and learned to cook the local food. She lived mostly with local families while travelling. She thought seriously about moving permanently to Greenland. While in Greenland she met with Lars Rasmussen, the grandson of the famous explorer Knud Rasmussen, just as had been agreed ten years earlier.
1995 – Back in Denmark she really missed Greenland and prepared the second half of her Greenland exhibition.
She got the idea of learning to fly and perhaps work as a pilot part-time. The school refused her for a professional career as a pilot. She was over 29. She decided to learn to fly anyway and started at a private school where she met Ib Frydendahl, an engineer with whom she would share the next few years. It was a very loving relationship. They shared their love for flying but also sitting out and counting stars or discussing science. They both liked living abroad. Heike took off for Greenland again and Ib went to Australia for several months and that was the e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it was just not the right time. Heike took her exhibition to the military base of the navy and through her close friend Ralph she was able to travel with them for some time but also to live the life in a base far away from any village.
Going back to Denmark she suffered from terrible back pain and had an operation a few months later. Ralph nursed her devotedly, as she couldn’t move at all for several months and had no family or other support for her everyday living. Not to move wa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s for her. She is a fighter and trained hard for almost a year to get back in shape. She took some months off to recover in Italy with her friends there and slowly began to work again. She concentrated on ceramic and prints. She also painted sometimes in Ansgars studio in Santuario.
Back in Denmark she was invited to do a solo show at the Nordic Herritage Museum in Seattle, USA. The preparation for it took almost a year. This show included more than 100 of her pieces combined with a photo exhibition about Greenland.
She met the family of Pete Schoening, a world-class climber, and they became friends. She held several lectures about her trip to Greenland. The book, Heike Arndt, was released together with the exhibition.
1999 – The exhibition travelled to several places in Europe. As usual, Heike went back to Italy and was introduced to climbing. She now climbs regularly besides doing her artwork. She met Lars Thorslund, a devoted climber and they became lovers. They combined work and travel and their last trip together before breaking up was to Ethiopia to do research for a new art project together with Folkekirkens Nødhjælp. She decided not to go further with this project as it would have taken up all her resources.
2003 – Heike thought about moving to Italy permanently. She found a studio in Finale shortly before returning to Denmark.
She opened her annual show in Kettinge and just a week later she found out that she had cancer. Despite this she went back to Italy to oversee the start of the remodelling of the studio. She then flew from there directly to the operation table in Copenhagen. She lost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children. She received great support from her many friends and her earlier boyfriends and their families.
Heike went back to Italy to recover as soon as she could and just months later she met Alejandro Ross, a polo trainer from Argentina, through her friend Kikka. He moved with her to Denmark.
2005 – In spite of difficulties in getting Alejandro’s permit to stay in Denmark, they got married in 2005. They took a trip to Argentina together for two months. Heike stayed in Denmark almost a year to support her husband whiles he settled in. She postponed her trip to China. During this time in Denmark she worked on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with a group of students and some experts related to art and social behaviour. They had to stop as the project suffered economically due to the “Mohammed Crisis” (cartoons by a Danish illustrator depicting Mohammed and causing an international reaction from the Islamic community).
By the end of 2005 she had started her research and travelled to China several times before finding a place for a studio in Beijing. She stayed four weeks in Jendezhen, Sanbao, at a symposium together with Kevin Grealy, Sylvia Nagy and Vilma Villaverde. In China she worked on an exhibition featuring human behaviour and emotions. For almost ten years her work has described human relations and there emotional impact.
2007 – After working in Beijing for nearly two years she showed at the CIGE art fair. She has met many international artists at the BIAC art compound where she now lives. David Evison, Vanessa Notley, Marianne Heyerdahl, Sebastian Heiner, Laurens Tan, Alexandro, Rugero Rossi, Martin Salazar are the “local” ones, besides many more who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She has struggled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differ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ut despite this has managed to establish a print studio in her studio in Beijing.
2007 – After a short visit to Denmark she was back at her studio in Beijing for a longer working period (February – December ). This time she concentrated on oil paintings, graphic works, ink paintings and some sculptures too. After the challenge to get her studio ready here in Beijing she worked for a big solo exhibition atOne Moon Gallery in Beijing in the fall. She participated with a little solo show at the international Artfair CIGE in Beijing,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May with the One Moon Gallery and there was a very good response from other galleries and collectors. She made a short trip back to Denmark in the summer to open her summer exhibition there. In the fall she worked in Beijing again, mostly on graphics prints and painting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her new Artbook ”Response”. It was released in the spring of 2008. She participa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show at the Gallery Artchanel in Beijing together with Alexandro Rolandi, Ruggero Rossi, Wang Shugang and a few others. In December she went to Berlin and afterwards to Italy to spend the New Year.
2008 – The year began with a heavy loss- Toni Meconi, her closest friend and Ansgar Elde`s widow, died 58 years old. After spending the hole of January in Italy she got the following months busy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shows in Europe.From March she was back in Beijing to prepare her upcoming solo show at the One Moon Gallery in Beijing and the release of my book.
2009 – She finished her work in China and closed down her studio and print place in Feja Sun, Beijing (BIAC Art centre). In the fall of 2008 she had started the Galleri Heike Arndt DK in Berlin-Friedrichshain in Germany and that brought her stay in Beijing to an end. She presented her work at the exhibition Masnesøfortudstilling (DK) and Lys over Lolland (DK) and started preparation for her upcoming museum exhibitions in Italy in 2010. In the summer of 2009 she found a new place a old house in Denmark. Her she and her husband started to rebuild a space for a sculpture/ceramic studio and a painter’s studio with guestrooms for other artists. S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Tabor press in Berlin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Artcallenderproject in 2010.
2010 – She travels between Italy, Denmark and Berlin in order to prepair several shows in Italy and abroad. She get divorced from her argentinien husband in the spring. The planed transfer to Argentina is put on hold insted she will return to her studio in Finale Ligure in Italy for a longer timeperiod.
2011 – Galleri Heike Arndt DK in Kettinge(DK) and Berlin (DE) demand all her attention and she introduces fatastic artists like Herbert Mondry,Heike Ruschmeyer, Romen Bannerjee,Frank,Paul, Carina Jo Sivager and Henry Stöcker undtil the summer. Heike Arndt also start to concentrate on her own work and after traveling to Argentina she decides finally to forfill her dream of bringing her large exhibition ” Where is home ?” to Southamerica in the coming years. She will now establish her first studio in Southamerica and will work with the next part for the exhibition this time-made in southamerica.
在茨昂科什街,清晨的交通高峰开始了,那街上的喧嚣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柏林市中心—据柏林墙不到100米。我在一个煤炉暖气的小楼二层醒来,厨房很小,水很凉。冬天,我的被子会在睡前在炉子上烤一会儿,所以总带有一种被炉子微微烧焦的味道。洗手间略低半个台阶。当我睡觉前闭上眼,幸运时会看到成百上千的彩色珍珠从我身上滚落。
上学时,我总有羊皮纸包好的肝肠。母亲在同一所学校教书,但是当我通过了一次智力测试并被认为适合语言学习的时候,我转学了。有人认为我的第三次转学很幸运。我摆脱了工人阶级区,却同时也离开了我的同学和朋友们、黑石路面、煤尘、街角卖糖糕点的面包店和甘草梗卖10芬尼的小店— 所有这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很奢侈。我坐40分钟的公车上学,那里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优秀,一样善于比赛。
不久后我们搬到一套位于8层的房子里,有市政供暖和一部经常卡人在里面的老旧电梯。这幢楼一共十层,有四个入口和一个悲伤的儿童游乐场,对面是废墟。后来,我从窗户看到了那片废墟是怎样被拆掉而改建成了一个停车场。有时,有同社区的人从窗户或楼梯间跳下去,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片废墟的地下室我常常想找些什么,但并不知道找的是什么。
新家离我的学校很近。那是一所培养将来干部的学校。几乎与此同时,有一所芭蕾舞学校和一所体育学校供我选择,但被我父母拒绝,因为他们认为继续语言学校的学习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更有利。我永远不能忘记错过这次创造性教育的机会。学生时代的我一直我行我素。我擅长体育和文学,但在其他课上我却经常想我当时听的音乐、我画的画和写的文章。我不喜欢死记硬背也就难以完成作业。夜里,我偷听柏林墙另一边的柏林立亚斯(RIAS)电台又播了什么新歌。
我的家是中产家庭,属于平均水平。柏林墙建成前不久,母亲说服了父亲留在东柏林。听人说,我母亲怀孕了,然后才和父亲结婚。
而姥姥留给我的记忆就是她家很安静也很干净,擦得发亮的喷漆地板,走上去就发出好听的吱吱的声音。我在她那儿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来画画。姥爷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而我对姥爷仅有的记忆就是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他给我讲他自己编的故事。姥爷去世后,姥姥就拒绝了除和她女儿外的一切社交活动。我的母亲还有两个姐妹,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
我的爷爷热爱绘画,曾经耐心地和我坐在一起画几个小时的画。我特别喜欢他们的钢琴并始终没有放弃有朝一日它能属于我的希望,但是他们由于没有地方必须赠予别人,因为我的父母不想要它。我的奶奶喜欢而且经常唱歌。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歌剧演员。但是战争来临,她的梦想也就随之破灭。战争在爷爷颈部留下了一片榴弹碎片,直到他去世。我喜欢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那段时光,和母鸡玩耍、坐在樱桃树下的秋千上越荡越高,用脚尖去够那蓝天。当我大一点的时候,我就跑到阁楼上从那里藏着的书中找到关于非洲和殖民地故事的德语古文书来读,或者和我表妹或村里其他孩子一起闲逛。
克诺斯珀(Knospe)夫人九十多岁了,住在同一条街上,她很自豪还能把煤抬到二层楼上。我喜欢去找她。她每次给我做热巧克力,然后讲她当年有关Rockey Mountains的故事,将相册翻到她和她丈夫在Spazierdracht的那些已经发黄的照片上。而我每次安安静静地听,拿一支铅笔画她,并憧憬着冒险和奇遇。
在西德的远房亲戚定期来看我们,而我的父亲也就因此被卷入到了无休止的政治讨论中。他是一个有原则的、诚实的人,几乎从不允许妥协。他留在我身上的手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而我由于怕被别人看到感到惭愧而不再去上体育课。他的惩罚教我怎样成为更好的一个人,es war in zu meinem Besten.
那时我开始穿国外牛仔裤,头发留得像男生一样短,听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粉弗洛伊德(Pink Floyd)和其他人各种各样的音乐。我花很多钱在黑市上买唱片。我常去酒吧,深夜里我用冲水马桶的声音作掩护偷偷溜出去,而妈妈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我拎着鞋站在门口了。我喜欢坐夜里没有人的电车。有时我去跳舞或夜店的音乐会,看起来就像18岁。我尝试过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但是没有一次我能忍受团队纪律太长时间。我逃无聊的舞蹈课,开始抽烟并unterschrien Eintraege von der Schule selbst. 被发现的时候也不再哭。我那时爱上看书,几乎每天都读。我自己的图书馆开始增长,很快达到几百本书。我喜欢我行我素但同时又渴望和其他人相像。
暑假的时候,我经常被送到夏令营几周。我和其它热衷于初恋故事和深夜讲鬼故事的女孩子们在一起时,通常感到不舒服。而我更像是男生们的哥们儿,策划夜里偷偷去找邻村的Baeckersohn或者从营地溜走拿着手电偷樱桃。我因此被送回家。
我15岁的时候,父母不得不放弃了送我上大学的想法。连艺术学校也因为个性问题拒绝了我。那几年,我几乎只能自己画画。我得到的唯一课程是在专门为孩子设立的“欧托·纳戈尔之家”(Otto Nagel Haus)。在那儿我学了油布剪。
我一定要找一个新的受教育机会。我父亲在放弃了将我培养成一个工程师或机械制图师后,也令人惊讶地开始帮助我。我开始寻找和石匠和陶器匠有关的工作。那年夏天快过去的时候,我被两个职业教育同时录取,我决定去制陶。对我来说,这是离我创造性未来最近的选择。我不得不在离家160公里的地方独自租房,这对我的父母来说是个很难的决定。但是父亲非常信任我的自立能力。我的新房东很警觉,从来禁止男性访客进我房间。当地年轻人最大的消遣就是能被邀请到位于市中心的军事基地饭店去。
而姑娘们则把军官男友当作猎物— 除非他是来自黎巴嫩的培训学员。因为这些人的女朋友会被人认为是妓女而在这个小城里被孤立。
没有人去附近的俄罗斯营地,除非想去买“heisse Waren”。谣言使我们不敢靠近。下班后,我经常和同事去城外的采石场、去青年俱乐部听音乐或下象棋,有时我们也去附近村子里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我常去住在农村的朋友家,那里还有土路和井水。在那里等待我的我喜爱的丰盛早餐:新煎的火腿和鸡蛋。通常在早上6点我们参加完某个活动归来,就会看到母亲们微笑着给我们端上这好吃的早餐,然后她们才开始一天的家务。
接下来的三年我成功地战胜了自己。我很快学会成为一个从大城市来到一个偏僻小地方的青年。我常常搭便车回柏林,因为这样首先可以省钱另外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渐渐地,我越来越有自信并开始搭便车去捷克斯洛伐克或者波兰。我曾常和父母去那里度假。在路上看到的很多外国人使我开始感叹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妙。很小我就学会了怎样适应陌生的环境生存下来,并且终于发现了我语言能力的好处。尽管我曾经痛恨那所语言学校,但是我必须承认,我学单词很快,很容易应付国外的生活。
在陶厂的重体力劳动后,我的周末便成为了高潮。终于,我可以把这个灰色的小城镇丢到脑后,回到充满冒险和惊喜的公路上。
在路上,我又一次碰到了爵士乐手阿尔波特·芒格斯多夫(Albert Mangelsdorf)。他邀请我同去免费爵士音乐节和其后的德累斯顿音乐会。我就这样在神奇的乐声中度过了美妙的几天。那时我对这样的音乐并不熟悉,但却十分感动。他是一个有耐心、礼貌的热心人。他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当代音乐和音乐家的世界。
在去柏林的高速公路上我见过摇滚乐手、售货员、工人和许多有意思的命运。
我分享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命运,甚至被邀请到否则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有一次司机甚至邀请我参加一个波兰的婚礼,我在那儿度过了整整一个周末。热心人分给我他们的食物,甚至准备好我路上需要的吃的。他们一定记得我当时仅仅17岁,每月挣170马克,但其中60马克要交房租。我在这三年中仅有几次感觉受到威胁,但是从来没有真正遇到危险。那时我是一个幼稚好奇的小女孩,幸运并有很多梦想和希望。
当我慢慢长大,当时的东德渐渐没落,而我不并想离开。我想我从父亲那儿继承了骄傲和信任的本性。我坚信,一次诚实的、全身心的投入一定可以换来改变。我那时计划在柏林的某个地方开一个自己的制陶工作室。我一直想回到柏林。
在路上,我遇见了一个比我大三岁的丹麦人。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年轻小伙子将会改变我的后半生。
我们相识的时候我16岁,而长达6年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在丹麦开始我们共同的生活。我18岁时,我们曾试图结婚,但没人肯给我们结婚证。那时我父母暗地里很希望我们分开。一些亲戚因为在政府任职,不想和我有任何关系。我受到国家安全局的监视、身份证被扣押,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我从制陶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国企的工作,只有很少的私人企业也许会录用我。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我得到了在芬斯特瓦尔德(Finsterwalde)的克里尼茨(Crinitz)的一个小型私人陶器工作室的工作。那里到柏林的距离又近了一半。那份工作很无聊,村里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个老的陶器工厂。这个工厂属于一个年轻女士“克里斯特尔·吉瑟”(Christel Kiesel)。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她的兄弟虽然在制陶上很有天赋,但是很不幸地患有精神疾病,这就使这个工厂除了面临销售困难外更加难以生存。这个地方于是成为了各种各样人的聚会地点。在这里我见过木匠、年轻朋克、歌手和其它各种背景的人们。这里我终于见到了用心血完成的陶器,除了艰难地维持着老的传统,想象力还被注入到作品和生活中。在克里斯特尔(Christel)的工厂里我看到很多人一起工作、讨论或者哪怕简单的打发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待在那儿和克里斯特尔(Christel)、朋友和她的客人们一起,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想法。他们的宽容、坦率和信任是我们谈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我不喜欢我的工作并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而和克里斯特尔(Christel)分别对我来说的确很难。我甚至会想念我友善的房东,她让我认识了宰猪宴和血肠,告诉我怎样养家畜和让花园生机勃勃。之后的一年我没有再吃肉,但仍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素食主义者。
我再一次出人意料地幸运:得到了在威佩罗(Vipperow)当地的牧师梅克尔(Meckel)家里做女佣的工作。她是个陶艺师。我永远不能忘记父亲在把我送到那里时眼里的泪,我从此将远离他的教育和人生观。除了做家务我还学会了给这个四口之家和他们的客人做饭。在那儿我认识了“陶土、石头和碎片”(Ton Stein und Scherben)乐队的乐手、艺术家和之后在政界非常著名的绿党积极分子们。晚上的讨论话题常常是环境问题、政治局势和当时缺乏的运动和言论自由。一些客人带我去附近游览并给我讲解环境保护。他们中有些人留长发、有大胡子,更像森林里的居民。
我知道这份新工作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干下去。不久后,我搬到了陶艺师曼弗莱德·米勒(Manfred Mueller)那里。直到几周后,我在柏林发现了一处被遗弃的空房子。那天我在弗里德里希斯海恩(Friedrichshain)附近找房子,偶然从街上看到它。就这样,我没有签租房合同,甚至不知道这所房子是谁的就搬了进去。
我在附近的陶艺师贝阿特·本德尔(Beate Bendel)那里找到了一份短期的工作。我再次搬家,这次作为转租人搬到了伯克斯哈根(Boxhagener)街,那处房子是通过我搭车时认识的熟人找到的。因为柏林那个时候一切都在国家政府控制下,想找到一处房子十分困难。贝阿特也没能长期留住我— 我在位于柏林立希特贝尔格(Lichtenberg)的一个工业陶瓷工厂找到了一份三班倒的工作。
我已经无路可走。我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写信给内务部详细地描述了我在过去的五年为能够合法离开东德所作的斗争。我也明确地表示,如果我到1985年4月1号仍得不到正式出境许可的话,我将自寻出路。那间工厂的领导虽然知道我的问题,仍然同意留我在他那里工作。而我作为报答则在逃到西德前的几周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给出的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我离开了东德。
知道这次出逃的唯一一个人就是我柏林的好朋友尤塔(Jutta)。她还帮我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到他父亲的夏季住所。其它东西留在了我租的房子里。和尤塔在我房间里度过的最后一晚非常奇怪。我很紧张激动,但同时又满是对我所做决定的恐惧和犹豫。我不知道我能活着通过边界还是会坐很多年牢。但我坚持了我的决定。和尤塔告别时我痛哭流涕,因为我知道再见面不知道要多少年以后了。
那一天,我永远地失去了我的祖国。
那几年,边境附近和外国大使馆纷纷开始起义。但到东西德合并、柏林墙成为纪念碑还经历了整整四年。一些大使馆收留德国难民,但只有丹麦使馆和德国警察局合作,将他们上交。
我的新生活从瑞士的一个超市开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和我丹麦未婚夫的第一个拥抱— 他和我一样,那些年忍受了很多。
那一年是青色的。
我用其他女人的护照去了意大利,打算只在那儿逗留几天。我还记得第一杯意大利特浓咖啡的香味,那是在都灵(Torino)的一家咖啡馆,金碧辉煌的铜镜映衬着阵阵爽朗的笑声。那是一个暖和的四月天,春光明媚,优雅美丽的妇人们穿着高贵从我身边悠闲地走过,谈笑风生。当我们在去德国的路上,把意大利利古里亚区(Ligurien)抛在身后的时候,我还没有料想到正是这个意大利多年以后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当我们终于到达汉堡的时候,天灰蒙蒙的。
我必须在那儿待两个月以准备我的证件。我搬进一处亨利(Henri)朋友介绍的小住所,并试着适应我的新生活。
城市是灰的,只有霓虹灯广告才使它有了一点点生机。我喜欢夜色中的城市,彩色的霓虹灯下,人们可以暂时忘记那座城市的灰色和夜色中招揽客人的俄罗斯妓女。我年轻的邻居不幸地爱上了其中一个姑娘。但他养不起。
大多数的谈话内容是关于天气或怎样省钱或哪里有便宜东西卖。当我终于能够拿到证件离开这座城市时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样我就不会被送到德国南部的难民营。我去取护照时拒绝了做情报员的工作。
两个月以后,我的男朋友接我去丹麦。大概晚饭时间我们到达了他父母家。他的母亲站在厨房里,沉默地做着煎肉饼。他的父亲和妹妹微笑着拥抱我并不停地说着什么。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所有家当搬进了我们的新家— 一个离艾灵德里夫(Errindlev)仅几公里远的老农庄。亨利大多数时间只有周末才在我们矮小的、烧煤炉、只有凉水的家。而我在平日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修缮房子。
开始时语言问题很大,但仅半年后我就渐渐适应了。我想找份工作来还我们的贷款,帮这个家维持生计并攒些钱在我们的旧猪圈里盖一个陶艺车间。我得到了哥本哈根一对艺术家夫妇萨罗蒙森(Salomonsen)那里的一份临时的制陶工作。先生是雕塑家,夫人是陶瓷师。
我需要更多钱,于是找到了在哥本哈根附近圣戈略瑟(Sengeløse)的艾斯劳(Eslau)制陶厂的一份固定工作。我在一个熟人那里租了一间房,以便平时工作。通常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为了能在周四就可以回家。几个月后我必须加入工会,否则将失去这份工作。我已经受够了各种强制性的成员组织,于是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到乡下,我和当地一家银行七十多岁的行长相约见了一次面。他同意给我一份小额贷款来帮我成立自己的陶艺工作室。
为了偿还贷款,我在一艘行驶于德国和丹麦之间的渡轮上作化装品销售员。此外,我还在有一份给当地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制陶的工作。他们很乐于助人,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再也不能再忍受他们不停的关于科学信仰教派的言论。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教派,但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参加昂贵的课程,对此我觉得非常可疑。
我同时开始建立我自己的工作室。我的陶艺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我也成为了丹麦艺术手工艺协会的会员。我第一次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国际NCEA学术研讨会
从丹麦的一个小城镇来到波士顿和纽约,对我来说是令人惊叹的。我感觉像回到了家乡,几乎每天夜里去纽约一个叫格林威治镇的城区各种俱乐部里听爵士、蓝调、摇滚乐,听伍迪·艾伦吹萨克斯风。白天我则去SOHO的各种各样的画廊和艺术工作室。这个充满生机的城市当然— 感染了我。
出发前一天,我在哥本哈根认识了一个年轻人。而我那时就住在他女朋友南茜位于63街的住处。南茜和我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而我的计划也由原来的只待两周很快延长到了两个月。我是多么不想离开纽约,但我丹麦的家和男朋友在等我。
重回丹麦,我开始了一个新的陶艺系列作品,并凭借那次旅行给我的灵感开始画画。我那时也开始接触到了一些愿意展览我作品的画廊和艺术协会。我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平静,在家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加工我的作品。有时,周末我回去临近的城市跳舞或和朋友见见面。亨利和我也渐渐意识到我们共同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我们很长时间来已经像兄妹一样地生活。而原因当然是那艰难痛苦的几年。
在一次周末出行时,我出于好奇参加了一次选美比赛,从而认识了年轻的牙医:芬·鲍尔森。我们相爱得很突然,仅仅一周后我就搬到了他那里。但我不想经济上过于依赖他,于是买了在科廷根的一个老面包房,作为我的工作室。借助朋友的帮助,我漂亮的工作室和个人画廊成立了。那是一座很老的房子,我也花费了很多年把它最终修缮完成。
其间,我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晚上去一个酒吧做服务生。周末的时候我仍然继续在船上的工作。这些都是为了还贷,然而留给我创作的时间也因此少了很多。这样工作了整整一年后我变得十分疲乏。芬更想要的是一种更偏重家庭的生活,但是他从来不阻止我实现目标—经济上不依赖他并发展我的事业。我那时喜欢去一个丹麦艺术家乌拉·弗瑞尔森的家。她住得离我很近。我们经常长时间地讨论人的存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怀念和欣赏这段友谊和思想交流的时光。
几乎在我认识芬的同一时间我申请了一个去葡萄牙的交流项目。几个月后被批准。在这个项目中我住在一个非常富有的珠宝世家,他们有录像机和清洁女工。我对他们的生活形态很难适应,并尽量减少给雇工的压力。那个清洁女工十分年轻,周末经常回家。有一次我陪她到了一个没有水没有暖气的小屋—那就是她的家。她每周工作六天,每天12个小时,而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少。虽然那个家庭对我很友好,可当我离开时我仍然很高兴。我确实不习惯他们的那种生活方式。我计划在那儿待六周。其间我大部分时间在波尔图的AVURE版画艺术工作室兼画廊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工作。这也就导致了我对波尔图这个城市有很少了解。在波尔图,我完成了继童年时代漆布版画后的首批版画印刷和石版印刷。
约瑟·萨尔盖多(Jose Salgado)和卡洛(Carlo C.)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曾经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平板印刷术。在那个手动印刷机上产生了两个印刷版。我迷上了这个技术,并希望日后在丹麦能有更多时间来做。
再次回到丹麦,仅仅几个月后我又申请了一个去意大利的交换项目。我被录取后十分高兴,因为上次的意大利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次我整整待了六个月,在都灵先上了四周的语言课程,然后在一个我们自己挑选的艺术室做实习。我和陶艺师碧特·颜森、纸艺家奇卡·米勒、材料艺术家约翰娜·路德维克森和维贝克·林哈特一起学习意大利语。
一个月的语言课程结束后,大家都各自找到了实习位置。只有碧特和我选择了同一家在米兰附近蒙撒的一个镶嵌工厂。
在我们找到房子前一起在酒店住了几天。我终于又到了大城市,我很享受。俱乐部、电影、吃美食、晚上丰富的夜生活。白天我则忍着困倦做镶嵌工作。米兰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时尚、拥有国际级餐厅和各国游客。
刚开始,镶嵌老师想给我们安排在一个基督教小旅店,而我们礼貌地拒绝了。我通过朋友在市中心罗埃特广场附近找到了一所房子。除了镶嵌工作外我还给一个电影时尚工作室画过几次背景画。我也尝试过将现代镶嵌设计带到建筑领域,但是最终没有人愿意为那些设计的实现付出金钱。在蒙撒的特内谷佐工作室学到了很多玻璃和马赛克的镶嵌工艺。那时碧特每时每刻督促我要脚踏实地。
当再次回到丹麦,我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关于陶艺和玻璃镶嵌的新想法。
我拜访了若干建筑设计所,其中一个在尼柯冰。在那儿我见到了格姆·拉尔森,他正年轻,留胡子,有一张似乎从来不笑的脸。我把我关于玻璃和陶瓷的想法介绍给他。他很友好,很专注地听,和之前他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但是这次我很幸运,终于有人理解了我的想法和作品。他实现了我的一个为DOW一个大项目设计的玻璃巴塞克装饰,然后是丹麦最大的公司之一丹尼斯克。我为他们华丽的大厅设计了一个镶拼装饰。人们可以在晚上从很远处就能看到那被反光照的透亮的前台。那是一件很费时的工程,因为每一块小小的石头都是手工完成的。那个作品几乎花了我一年的时间。在那一年,格姆和我成为了朋友,我们后来又继续合作。
我那以后的生活变得十分紧张。我常常整日地待在工作室,很晚才回家继续我的工作或邀请朋友或拜访朋友。我们的共同生活也开始承受这种忙碌。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点,而仅仅把他们想象成共同生活中普通的口角摩擦。我怀孕了,但我的男朋友不想和我有孩子。我很难过,但是他给我在丹麦做了担保,以防我不能养活自己。我怀疑能不能忽略经济问题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并感到我当时能够去的地方没有足够的空间。我在去医院堕胎的路上痛哭流涕,那已经是第二次了。我认为,那正是我和芬分手的前兆,虽然那之后的几年我们仍共同生活。一天,当我再次从意大利工作归来,他离开了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搬到了位于科廷根的工作室。多年以后我才从那次失去中恢复过来。
我从那里开始工作并对我的工作满意。当我完成了那个马赛克镶嵌工作后,我重新开始制陶和绘画。那之后的几年我在丹麦以及整个欧洲有很多展览。一个画廊给了我很大支持,它的名字是:Syd(续德)。画廊在法斯特(Falster)岛上以前的诺尔·阿尔斯雷夫乡村学校的宿舍里。那个家庭已经收藏了很久的艺术品,尤其COBRA的。
我成为他们固定艺术家中的一员并得到了一次独展的机会。那次展览十分成功,而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从那开始我只要上很少的课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我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工作,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我勉强的丹麦语和他们勉强的德语正好让我们平等地成长。
我定期在德国展示我的作品。在一次汉堡的展览上我认识了雕刻家尹卡•乌佐玛,也从而开始了我们深厚的友谊。
Syd画廊给我介绍了很多艺术家,其中包括古莱夫·克虏伯(Gunleif Grube),吉娜·佩隆(Gina Pellon),约根·纳什(Jørgen Nash),丽兹·茨威克(Liz Zwick),戈登·法扎卡里(Gordon Fazakaly),鲁宾(Rubin),纳斯·勒帕(Nes Lerpa),弗兰克·鲍尔(Frank Paul),克努德·尼尔森(Knud Nielsen),彼得·努玻克(Peter Nyborg)和安斯卡·艾尔德(Ansgar Elde)。我拜访了其中的一些艺术家包括在巴黎的吉娜·佩隆。安斯卡·艾尔德和我见第一面就相见恨晚。他邀请我去意大利,他和他夫人住在那儿。他是一个安静拘谨的人,看起来像个流浪者。我很好奇,并在几个月后去看他。
那是我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一件事。
他的家成为了我的家。他除了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外,更使我想念的是他给我的好父亲和导师的形象。他的夫人和家人把我吸收到他们的圈子里。我们之间是一份自然的爱,在吃早餐的时候不用说话,只安静地坐着,很放松,有家的感觉。他们在萨沃纳的市中心有一套小的三居室。从他家楼顶露台望去,能从城里的房顶看到海。我们在城市周围和安斯卡的熟人见面。在一些餐馆我们由于穿着窘困而不受欢迎。他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但一旦他说了什么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但他说得总是那么平静。即使他批判什么,他的意图不会被伤害。有时候在他家,他夫人东尼会在床上抱着那只灰色小猫,我们就会一起看老电影,安斯卡的眼泪就会悄悄地流下脸颊。在他拘谨的外表下,掩盖的是他敏感和感情丰富的心。
当我们走过城里,染成金发的女人和高贵的燕尾服男人们会停下来热情并充满崇敬地和我们打招呼。
有时他们会突然开始唱歌,毫无理由。他会用彩笔在厨房的墙上记下重要的词或句,或者干脆叫我一起把所有厨柜都画成彩色,给东尼一个惊喜。她明白他的意图,每次会由衷地感谢他的努力。
这次不再仅仅是食物或美酒,也不是好天气或生活方式让我和意大利紧密相连。而是那些人,他们很自然地把我接纳到他们中间。而那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安全和熟悉的感觉。
从那时开始,我每年会去意大利3到4个月。我和安斯卡和东尼生活在一起,在附近的陶艺或玻璃工作室工作,或在离萨沃纳不远的圣图阿里奥的安斯卡的工作室绘画。在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认识了阿尔弗莱德—东尼的哥哥,他有一个图形工作室和画廊。阿尔弗莱德总是充满活力,永远有新想法和试验。他给我介绍了很多和他合作的艺术家,其中包括艾尔多·罗西(Aldo Rossi),塞巴特里(Sabatteli),鲁萨蒂(Luzatti)。他必须离开意大利时非常难过。
在歌本哈根的一次展览上我认识了音乐记者彦·鲍尔森(Jan Poulsen)。他介绍我认识了他的一个朋友—美国音乐人茹斯·托尔曼。不久之后我们就不再仅仅是朋友。我们在音乐和艺术上有很多共同点。我后来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有不健全的家庭并都有厌食症。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能够完全真诚地由于恐惧哭泣的男人。他也敢于告诉我这一点。深入地认识这样一个感情上易受伤害、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得很坚强的男人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他也渐渐承认应该常去心理医生那里。当时这些在丹麦也还是禁忌。开始时我感到很不舒服,但多年以后我才理解,当他把内心的柔弱的充满恐惧的记忆和我分享时,其实他是给了我多伟大的一份礼物!
也恰恰是他是我有勇气面对我自己的厌食症并开始努力康复。我们认识前我并不知道厌食症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全世界不论男女有很多人尴尬地承受着它。由于他大部分时间在洛杉矶,我也有机会和他一起在那里生活,我们也曾经漫游美国。我认识了他许多音乐朋友像宗教之浴(Bad Religion),史蒂夫·威恩(Steve Wynn)。而我在丹麦的工作室在这期间成为了我的家。
我放弃了在我丹麦工作室制陶的工作,而更多地在路上完成他们,我经常在意大利装备完善工作室能够更好地工作。在美国旅行的时候我有机会拜访我诸如旧金山玻璃艺术家马文·利珀夫斯基(Marvin Lipofsky)等老朋友。我看我在亚利桑纳州、得克萨斯州和西雅图的朋友们。这使我亲身经历了美国各个州日常生活的不同,和他们对地球上其他地方人们模糊的了解。即使在本州内,他们都不会离开30里以外。
我去过印第安人的帐篷,他们靠卖爆竹或娱乐表演为生。我结识了住在房车里的人同时也认识了在好莱坞工作过的我的邻居。我很惊讶,几乎在每个大城市都有意大利人区或唐人街。
当我去朋友家时,我经常发现好像没有人做饭,厨房看起来永远那么干净,像被遗弃一样,常常唯一的装备就是微波炉。不是因为缺钱,而仅仅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由不同人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我没找到真正的“美国人”。我看到很多不同国家,就像在欧洲的不同国家一样。这次旅行也许正使我回想起我曾经对人类基础的莫大兴趣。我常常考虑一个同样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我们’?”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答案我觉得更频繁地旅行。我的男朋友茹斯很忙,我们经常打电话并邮寄录了音的磁带,让对方了解各自的生活。我很幸运,能够在欧洲赚足够的钱来支持我的旅行。
再次回到丹麦,我把我的新作品留给和我合作的画廊。
我得到了来自位于莫加卡(Mojacar)的瓦尔帕莱索慈善机构的邀请。那是个热带地区。和我同时在那里工作的还有另外两个艺术家—女作家盈尔·艾里克森(Inge Eriksen)和一个德国女画家。我的房间虽然不十分适合做绘画工作室,但我仍然很喜欢在那儿工作。
早上,我经常慢跑到海边,路过气味浓重的花椒树和带新鲜略苦并有毒果实的巴旦杏树。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乡村的傍晚。它总开始于一个空荡荡酒吧里的吉他声,结束在踢踏、叫喊、歌唱和跳弗拉明戈的喧闹声中。那时,它还是一个懒洋洋的小村庄。
吉普赛人常来这里。他们住在斜坡上的恐怖房子里。他们快节奏的音乐让我很震惊,我很自然地跟随节奏随意跳舞。在那个慈善机构里有一段奇怪的时期,那对领导夫妻很情绪化。他们常常想把我们这些住在那里的客人们卷进他们的争吵中。这起源于以前的客人们在留言簿上留的内容。除了这个问题,我欣赏那美景和非常好的天气。我在欧洲旅行时会开我的小面包车,它是我去任何地方并可以在其中过夜。另外车里足够大的地方可以让我把从各地找到的宝贝带回家。在那次停留将近尾声的时候,茹斯来欧洲开演唱会,我们又一起去了西班牙。在回丹麦前我们还去了趟摩洛哥。
在我去西班牙前还组织了一些在画廊和艺术协会的巡回展览。同样在丹麦马里泊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我还举行了一次个人展览。在丹麦蒂斯图普的一次合展上我首先认识了作家佩尔·赫后特(Per Højholt)。在几次书信来往后,我们决定共同出版一本图案小册子。佩尔·赫后特同意我从他的新诗中选出四首,然后根据它们来设计,但不应该是直白的插图,而要可以和每种组合配合。那次合作结果令我们双方都很满意。
旅行意味着认识更多的人并将他们的和我的生活条件摆到一起。我不得不经常做比较。我对文化差异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搜寻各种“当地原居民”。夏洛特—一个丹麦和格陵兰的混血常常建议我去格陵兰。我们常讨论有关萨满、迷信和心灵感应以及各文化间差异等话题。我们自己也很惊讶于我们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点。也正由于此,她建议我去格陵兰。
格陵兰岛最有名的考察队老板克努德·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的孙子拉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早在1985年就曾经说过,他在我的画中看到了格陵兰之光。当他避暑别墅的地上洒满了我的画时,我们曾经笑着约定我们下次见面应该在格陵兰。我即使仅仅为了理解他们所说也应该早晚去趟格陵兰。
事实上,我更喜欢温暖的地方。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在暴风雪中探出一条路的情景我并不会喜欢,这样的话只会让我想到小时候读过的杰克·伦敦的一首诗。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摆脱去格陵兰的想法。
因此,在我去往西班牙的路上,把一张写给格陵兰文化部的明信片塞进了邮筒,上面写着我对那个国家的兴趣。
马上我忘记了格陵兰和它的寒冷冰雪。
我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回来,感受颇多。
烧制的赭石、新鲜胡椒的味道、缺水。我见到吉普赛人,他们整夜地在酒吧弹吉他跳舞。农民和渔夫带着他们破旧的帽子骄傲地昂首畅想未来。宪兵和机关枪。我开车顺路送过一个手提很沉的白色塑料袋的太太,为表示感谢她给我一个削了皮的仙人掌果。
我被这骄傲、坦率、欢乐和忧虑、激情、热烈的特殊混合而深深吸引:生命的弗拉明戈。
回到家我开始想念那种热情!
在一堆堆的信件、账单和广告宣传品下,我找到了一个装有去格陵兰岛机票的信封。然后我踏上了去往冰雪、寒冷和无限的路途。
格陵兰的自然环境、人和色彩都是十分强有力的。把这种力量转换到我作品中的最好可能就是:把这些色彩运用到我的画中。
在我刚刚到达的一个月内,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每天至少有4个小时的时间往窗外看,观察同一地点的天气、光和色彩怎样变化。我散步只为了看冰和雪怎样变成金色,怎样碎成百万颗钻石。雪是那样的纯净洁白,以致人们看不到自己的脚印。走上去就像踩到草地上一样有弹性。最美的是看夕阳下山,那时天是紫色、橙色和淡蓝色的。那色彩是如此的强烈,简直像出自连环画。
每天我步行七公里到港口,和人们聊天,欣赏景色。常常有渔民邀请我去他们的船上喝咖啡聊天。和他们聊天非常轻松。他们总对我微笑和我打招呼。他们知道,当人们微笑时,内心就敞开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所有欧洲人都看起来很难过,所以他们尝试着让这些人愉快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对的,但当时的我仍然置身事外,是个旁观者。
在自然和时间的影响下,大多数格陵兰岛上的游客改变着和岛上原始居民因纽特人的关系。像吸血鬼一样,他们吸收着因纽特人最好的文化和传统元素,但不付出任何东西。我想再次回来,来更好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国家、这些人和他们的文化。我在格陵兰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在欧洲这样忙碌?五分钟怎么会这么重要?一次我登上了一座小山,感受周围环境。不久后我听到有节奏的跳动声,突然我发现自己在流泪。然后我才知道,那声音正是我自己的心跳声。但它好像是从我身体外某处发出来的。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大自然就这样把我推向事物正确的一面。有时不受控制也是一件好事。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在欧洲的时候都做过什么。
有人热爱格陵兰,有人痛恨格陵兰。有人在那个地方生活下来,有人没有。人们不能欺骗,甚至连骗自己都不可能。我有那么长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因为我要面对直接发生在我周围的事物。当我由于展览而四处奔波时,经常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他们走向位于中央的我的大型青铜塑像,到达一个安全距离时会用手指对塑像指指点点。很多人之前根本没见过铜。过一段时间,如果有阳光,有些孩子会在他们上休息。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会流露出他们是否喜欢。
在格陵兰岛的时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那时间和空间给我的特殊感觉。那之后我多次回到格陵兰岛。以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让我这样难忘。
我回到丹麦开始了我另一个紧张的工作时期。我也结束了和茹斯的关系。我不能想象我们共同生活一生会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开始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并开始参加飞行课程。在那我认识了伊卜(Ib)— 一个穿木鞋的、像卡车司机一样的工程师。他渐渐赢得了我的心。他当时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几年,而我希望这段感情能够永远维持下去。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到今天我仍然很欣赏他,他也仍然还在我的生活里。但当时只是时间不对,我们没有到达同样的生活周期而结束了这段关系。
可惜我当时不能完全从过去中走出来,但经过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不断的帮助和监督我终于摆脱了厌食症的困扰,并找到了正确对待我自己和过去的健康之路。我开始康复。
我集中精力到我和我的版画工作及政府订单上。我在很多国家开始做大量的个人展览,并在艺术博览会上加入一些画廊。我完成了很多对质量和专业性有很强要求的订单工作,从而也积累了很多大型墙面创作的经验。我多次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为新作品和展览搜集灵感。
在格陵兰我参与了一个手工艺学校的创立和创造性教育的发展。出于这个原因我常去格陵兰,这次带着我的给丹麦军事基地的一个展览。这次我见到了拉尔夫—一个年轻的士官。我们的友谊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军人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举止态度。同样我也得到了和各等级军人就各种谈话资料对话和讨论的机会。我很幸运没有在不久后在冰岛上空遇难的一架飞机上。
展览结束后我回到丹麦,在路上我收到背痛的折磨。这是椎间盘突出的表象。我很沮丧,但是很幸运,因为仅仅几个月后我就做了手术。到完全康复我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我很难接受必须让拉尔夫照料我。他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双方都知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生活中的愿望,所以结束了共同生活,但仍然是好朋友。像之前一样我再次回到意大利萨沃纳。当安斯卡和他的家人来机场接我时,我坐在轮椅上。安斯卡的脸变得苍白,开始流下眼泪。当我从轮椅上站起来时,他的脸又转变为放松的微笑。
玛丽亚·弗斯布拉特。
当时由于航空公司的规定,我必须坐轮椅才能得到登机时的必要帮助。我那时已经可以走路了。我很高兴又可以和我的意大利家庭在一起开始我的创作。我痊愈后回到丹麦,重新装修了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我也创立了我自己的版画车间。当我没有创作灵感时,我会为西雅图北欧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做准备。那个展览同样包括格陵兰摄影展。为此的准备工作花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和男朋友卡斯坦一起准备我的第一本由100多幅作品组成的书。这本书《海颗·昂特》在开展那天被介绍给人们。我在西雅图待了三个月,住在朋友家,后来又搬到博物馆长玛丽亚·弗斯布拉特那里。她是我认识的女人里精力最旺盛的一个,我们合作得极为愉快并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展览反响很好,一些人问我是否可以做关于我的作品和旅行的报告。其中,我在梅尔和皮特·舜咛的大家庭里做过一次私人报告。皮特是一个世界级的登山运动员,由于他的“把绳索拴在系绳栓上”技术而闻名。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安曾经听过我的报告,因此组织了这次私人晚会。她的家人尤其皮特·舜咛本人对格陵兰有很大兴趣,所以很想知道更多关于我在那里的事情。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但很遗憾我们没能在皮特死于癌症前组织一次格陵兰之行。那时我对登山运动知道的很少。我只认识一位托里诺的登山运动员,我看过他做室内攀岩,感觉不再向我想象的那样紧张刺激。
在我西雅图的展览上我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美国学生,我们后来成为了好朋友。他决定和我一起来欧洲,我们一起去意大利旅行。很快这个非常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不仅展示了他诱惑意大利姑娘的能力,更显示了他其实是一个能干的登山运动员。
一天晚上,我们再次坐在阿尔弗莱多的花园里吃晚饭的时候,说到了爬山。我很快换上了登山服,尝试爬上阿尔弗莱多花园里唯一的一棵棕榈树。阿尔弗莱多看起来在年轻的时候很热衷于爬山,仍然保留着他的登山装备。第二天我们去附近的山上,那之前我还从没有留意过那里。
我有恐高症。那是春天里少有的灰色的一天,我们站在库口(Cucco)山的山脚下。克里斯开始往上爬,我跟在他的后面。那是我第一次往50米下看,牢牢地抓住所有能抓的东西就不想再放手。更不幸的是开始下雨,石灰岩变得很滑,我感到我的生命到终点了。那时我还不能想象拴住我的绳索能保障我的安全。
当我学会控制我的恐高症时,我开始享受登山的乐趣。之后我才知道,那是欧洲最大的职业登山运动地区之一。至少一周三次,我希望找到人能和我一起去爬山。开始我和六十多岁的罗曼诺一起,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和其他在登山过程中认识的人一起。终于,在失去了跳舞的兴趣后,我找到了一个令我享受的体育运动。爬山和攀岩运动使我接触了以前从不了解的一群人。
我放弃做飞行员,因为太复杂并且太贵。我新的身体活动和我的创造性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组合。我每天早上慢跑去工作:去阿尔弗莱多在玛佐啼的陶艺车间或有时也去7公里外圣徒亚里奥山谷里的安斯卡的工作室。
在一天漫长的创造性工作中,我也会在中间爬爬山。我热爱登山,它给我控制自己恐高症的机会并且强化我的注意力、运动机能和内部平衡能力。身体和思考力的结合以及重新找回的信任帮助我更好地聚焦和全神贯注于我的动作。这样的一天后我精力充沛而且创作思路也很清晰。但是我的恐高症仍然没有完完全全地离开过我。
当我再次回到丹麦,我寻找机会继续登山,在哥本哈根找到了一个登山俱乐部。我想找一个登山伙伴,但这并不容易。我参加了一个登山课程,在去波恩霍尔姆岛时认识了一个工程师和登山爱好者拉斯。我们常常一起爬山,后来成为了一对。他住在哥本哈根,我同时也找房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作画廊的店面。我必须从头到尾重新装修,并在展室里腾出了一个版画工作区。我意识到罗兰岛和乡下的生活不能完全满足我的生活和认识新人的机会。这个画廊给了我在城市和乡村生活的转换机会。
拉斯对运动十分感兴趣,教会了我特勒马克旋转滑雪,我像喜欢登山一样也喜欢上了它。他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差,我也会去找他,在他那里艺术创作一段时间或寻找灵感。我们一起去过美国、巴西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我在同一时间得到来自我在科廷根的工作室和哥本哈根画廊的改建的非常大的压力,另外还有我陶器、版画和其他各种项目。
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去了埃塞俄比亚。这次和新伙伴参与救助项目的旅行实际上是作为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原本计划更好地展开手工艺和艺术的社会公益工作。但是我很遗憾地意识到实施这个项目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想精力耗尽。为期六周的环游、观察及和全国各地人们的交流后,我不得不认定,作为一个艺术家,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我必须付出多年来所有的专注。我知道在这样一个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的地方,工作很费时费力。我花大量的时间来写详细的游记,记录我对虐待儿童的观点看法和在当地居民力求自给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支持他们。不管怎样,我还有其它要继续推行的项目。
这次埃塞俄比亚之行使我对复杂的社会结构有了很好的印象。和我去过的其它国家相比,使我深信,我们人类有同样的基本需要,而在这里可以互相交流。
在归途中,我得到消息,安斯卡得了非常严重的癌症。他朋友给他在巴黎组织了一次展览,而这将会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我参加了那次极美的开幕式,很多好朋友在场,我和他度过了那之后的几天。
我回到丹麦仅一周后,东尼给我打电话让我马上去萨沃纳—安斯卡生命垂危。由于天气原因很多航班被取消,我没能赶去下葬。第二天,我和阿尔弗莱多只能对着飘上天空的青烟最后一次说再见。我十分难过,但却发现了重新微笑的我—因为我从他那里只得到了最美好的东西,而他也将永远占据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并没有真正的失去他。
回到丹麦,我和拉斯分手。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来忍受这痛苦,最终终于找到了我的个人生活和作品间的平衡。在之前的所有危机中,始终有一些好朋友站在我身边,他们是:简、荫卡和啼澈、托马斯和丽萨、果姆和里萨以及我的意大利的家人。他们给我的生活带来安定感,让我可以百分之百的信赖和依靠。
我很早就决定放弃和我德国家庭的联系,只在我祖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和他们有过短暂的联系,维持着和我姑姑鹿特和叔叔罗纳德的关系。
我在丹麦的工作室装修完成,宽敞明亮适合工作。在欧洲我为各种展览创作。春天我回到意大利还住在东尼那里,她还承受着失去安斯卡的痛苦。我们两个人都很悲伤,但处理伤痛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因为安斯卡对我们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清理他在圣图亚里奥的工作室时,我惊异是不是我的意大利时期将要结束。
我仍然决定继续上一年加工陶瓷盘的工作。在此期间我重新坚定了我留在意大利的愿望— 不仅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更作为工作地点。在一次去菲呐泊果(萨沃纳附近的一座老城)的登山旅行中,我发现一座老旧堡垒中的一些空房子。就在一天之内我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为我的工作室。我仍然很难过,但现在充满对我的新工作室的希望。重回丹麦我开办了一年一度的一日展览。第一天有500人来参加我的开幕式。那个周末也像每次一样来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我的朋友。那个周末前,我看了医生,因为我再也不能忍受下腹的疼痛。
一周后,试验结果出来了:癌症晚期。即使癌症康复,我也将得不到孩子。为了排除危险,我必须马上接受手术。我刚刚签订了意大利工作室的合同,想在那里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但得癌症的消息使我失去了勇气。我认为去意大利的愿望再也实现不了了,但我毅然决定去意大利开始工作室的装修。
我从意大利飞到哥本哈根接受手术。同时这次手术给了我生活中增添了更多焦点。我多么感谢我有那么多好朋友,尤其是前男友和他们的夫人、家人给了我伟大的帮助/支持。我知道我们仍然保留着相互间的无私和友谊,但是它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被兑换,给了我非常大的力量。
术后休息几个月之后,我回到意大利完成工作室的装修。我米兰和其它地方的朋友帮我实现了这项工作。现在,刚刚过了四十岁的我开始期望也许某个时间可以结婚。
奇卡,一个意大利好朋友想给我介绍一个阿根廷人,她的一个驯马师朋友。我拒绝了,但是几个月后我们却很偶然地见面了。我们成为朋友、生活伴侣和最后的夫妻。我们的生活从没有简单过,一个原因是阿里彦多得到丹麦的居留许可很难。我们的关系终于在两年后结束了不安全感和等待,他终于可以在丹麦开始真正的生活了。
其间,我们去过了他的故乡阿根廷。那神奇美妙的景色很明显还保留着过去被破坏过的痕迹。我们住在盆尼苏拉瓦尔德斯半岛上的一间偏僻的小屋里。那里我体验了和格陵兰岛同样的原始自然的魅力。
我们开了7000公里穿越整个国家,追随已被久久遗忘的印第安人的足迹,穿过那片荒漠样的旷野景象。
重回到城市,我商讨了一些关于马上要举行的在离阿里彦多出生地不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利亚比安卡的开办展览的事情。
阿里彦多在丹麦立足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由于它居留许可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沮丧也终于被克服。而想让拉丁美洲人在欧洲经常被用于廉价劳动力的恐惧消失也不是一件易事。我脑海中再次出现了东欧集团的记忆,我感到重新回到了一个充满恐惧和不信任的社会,而人们认识不到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我们应该试着找到它。欧洲和西方世界在我们周围筑起了一道墙,很难越过。
我先生使我发现我处在一个有挑战性的、值得信赖的夫妻关系中,我希望这份感情能走到我的生命最后。我们尽可能地分担离开祖国的感受,但同时也分享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我们对彼此和自然的热爱。
我们习惯了和生活中的艰难困境相处。所有这些都让我坚信我们的婚姻会经久不变。
在我认识他之前我就决定去中国,但这个决定一直被推迟到2005年才得以实现。从05年开始,我大多数时间就往返于中国和丹麦之间,并做一些调查研究。在北京我创建了有时限的工作室,而这本身就是个挑战,因为我缺乏语言能力、没有任何社会接触。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半多,穿梭在胡同和这个发展中的大城市之间,在一个艺术营观察我周围的人和事。我认为中国是对于我来说所有我去过的国家中最困难的一个地方,原因在于国家的转变过程。似乎传统、文化大革命的痕迹和增长中的资本主义的混合体遗留下变态的痕迹。在北京我准备很久以来一直想做的一个展览— 不同生活环境下人的映像,我希望看到它的人能想起自己的生活和其中的感受。
自从我离开东德,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在他们的祖国。在这种情况下的相识促成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找到共同点和互相理解。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过去的日子里经常旅行,童年的回忆永久地成为了内心的羞耻心。这同样也给了我和其他人联系的基础。即使如此,我仍然为我们所缺少的共同语言感到痛苦。直到今天,我也经常惊叹于,辨别和使用各个个体的决定的力量是多么困难。
不同世界和文化中的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最完美的地方,因为我觉得找寻人类共同点和描绘我眼前看见的是很自然的过程。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促使我思考。
今天早上,我在互联网山发现一个空的店面,就在离茨昂科什街百米远的地方。一切,从那里开始。
海颗·昂特生于1963年6月4日,斯特拉斯堡(前东德)。母亲拜尔伯·尼莫特(生于1943年),小学低年级教师。
父亲弗兰克·昂特(生于1943年),退休,曾为柏林的地下工程土木工程师。祖父母生前住在柏林附近的海尔茨菲尔德和斯特拉斯堡。
1965 全家搬往柏林市中心离柏林墙不远的工人区的一所老房子里。
1969 海颗入学,刚刚三年级就转入一所特色是俄语的语言学校。
1973 全家再次搬家,这次搬到柏林弗里德里希海恩的新区。
1973 一所芭蕾舞学校和一所体育学校同时提供她入学机会,被她父母拒绝。
1976 由于在学校里遇到种种困难,海颗得到进入另一所学校的机会,再次被父母拒绝。
1976-1979 家里买下位于柏林阿特兰兹伯的一处地产。他们于是大部分的周末在那里度过,并建了一个小的夏季住所。她祖父母的住处不远,所以他们整个大家庭晚上常常聚在一起打牌。海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祖父母那里画画、在花园里玩耍、拜访邻居或和她的表妹嘎比在村子里乱窜。
到1979年她显示出对音乐和柏林戏剧舞台的兴趣。她读很多书并开始写日记,用她攒下的钱买唱片和书。她喜欢去古典音乐会和剧场。一次差点没能摆脱一次强暴。她的举止像所有那个年龄的姑娘应该做的,纠缠于期望中,慢慢得上了厌食症。
1978 柏林艺术学校在考验后没有录取她。由此,那所学府成为实现不了的梦想。
1979 她得到学习石匠或陶艺的机会。在父亲的支持下,她选择了陶艺职业教育。海颗·昂特搬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座小镇卡门茨。父母同意她搬到一套转租的一居室中,和一个73岁老人的家人和她女儿的一家住在一起。当时她仅仅16岁。为了得到陶艺的职业教育,她必须作为学徒在一个工厂里干满一年。那里主要生产出口产品。
周末她常搭便车回柏林,或者有时也去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其中一次旅行时,她认识了丹麦男友。
在其后的五年,她尝试着取得移民丹麦的许可。东德政府先后拒绝了四次,并劝告她找一个德国男友。甚至也不曾给丹麦女王写过一封信或帮助联系丹麦使馆。
1980年的圣诞节,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身体虚脱使她被紧急送进了医院。一周后她被安排到了德累斯顿附近的一所疗养院修养四周。那之前她的证件就已经被没收,使她不能出行。她同样曾在少管所待过几天,只因为人们在丹麦大型渡轮附近见过她。她既不知道会被拘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也被做过妇科检查,没有任何解释。她的父亲必须把她从少管所接走,并得到她是妓女的消息。当时她还没有其他的性经验。
1981 她结束了在卡门茨的陶器匠职业教育,成绩很好,尤其在设计和产品研发上。
1981 她找到了位于芬斯特瓦尔德附近克里尼茨的一个小型私人陶器制作室的工作,在那儿她认识了克里斯特·琪瑟儿。她们成为了好朋友。这份友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是当时社交和生活情况的开始。
1983 她搬到柏林北边100公里处的维珀罗,为定居的牧师梅克尔一家管家。女主人同样也是职业陶艺师。她在那儿常常面临环境问题和有关信仰和言论自由的讨论。
1984 短期搬到离柏林更近的乡下、陶艺师曼弗瑞德·米勒那里。
1984 她发现了一处空房子并占用了那里。她有时为贝阿特·本德尔工作。由于这处住所不能登记,她转租了位于伯克斯哈根街的一处房子。
新住处是曾经旅途中认识的熟人介绍的,否则通常情况下在柏林很难搞到房子。
几个月后,她开始一个制陶工厂的三班倒的工作。
1985年初,她最后一次尝试取得官方的结婚许可。在那封信中她同时写道,不管答复怎样,她会最晚在1985年4月1号前离开德国。
那时柏林已经开始变得不安定,骚动和不满传播开来。各大使馆被绝望的德国人占领,他们想强行出境。丹麦使馆和德国警察合作,把使馆内德国人移交警方。尤塔—她在柏林最好的朋友之一,帮助她在最后一晚把她重要的私人物品从伯克斯哈根街的住处转移到她父亲的夏季住所。她是那次有计划逃亡的唯一知情者。
4月3日,海颗到达了西德的汉堡。在柏林,国家安全局取走了在尤塔父亲的住处和夏季住所的她的衣物。她带着假护照和男友亨利周游欧洲。几周后,她搬到丹麦,他买了一个老农庄。1985年5月她搬到汉堡住了几个月,为了登记并拿到西德护照。她拒绝做情报员,像多年前她拒绝了做东德的情报员一样。
1985 她搬到亨利·迈德森在丹麦艾琳德勒乌的家。
1987 她参加了波士顿NCEA陶艺大会,并在纽约停留一个月。
1987 她结识芬·鲍尔森,搬到佛斯特的维格罗瑟,买下罗兰德的一处空的老面包房作为将来的工作室。为了付账单,除艺术创作外,她还兼职做教师、售货员和服务员。
1988 意大利蒙萨,她工作于托内古叟工作室,为期三个月,内容玻璃镶嵌和铅制玻璃。
1989 她在位于葡萄牙波多的艺术中心AVURE工作。
1990 她为丹尼斯科(Danisco)设计了一个大型镶嵌作品。
1991 在Syd画廊,她结识了安斯卡·艾尔德和许多其他艺术家。她拜访了其中很多人,但只有和安斯卡·艾尔德和因卡·乌祖玛的友谊保留了一生。她每年在安斯卡·艾尔德和他夫人东尼·梅克尼那里住很长时间,她被看作家庭中的一员。
1992 她开始了在II Bostrico工作室认真的版画创作。工作室主人是东尼·梅克尼的兄弟阿尔弗莱多·梅克尼。除了海颗,和这个工作室合作的艺术家还很多,其中包括:萨巴特力(Sabatelli), 楼·拉姆(Lou Lamm), 卡洛斯·卡勒(Carlos Carle), 散德罗·劳伦茨尼(Sandro Lorenzinni), 里斯·茨威克(Lis Zwick), 约根·纳什(Jørgen Nash)等等。雕刻家因卡·乌祖玛的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每次都会在那里小住几日。
1993 海颗在欧洲及美国旅行频繁。她认识了美国乐手茹斯·托尔曼。他和她面临同样的个人问题,比如厌食症。她首次大型个展在马里博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她的一些同事很生气并对博物馆领导提意见。她为西班牙莫加卡的瓦尔帕莱索慈善机构工作了一个月。她画画并认识了作家盈尔·艾里克森和利夫贝尔克,后者在附近有一处住所。西班牙对她作品的影响非常明显,深赭石色出现在她当时每一幅作品里。她和茹斯·托尔曼一起旅行和工作。她认识了他的很多音乐朋友并帮他安排欧洲之行。她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成为了其他很多参加欧洲巡回演出乐手的第二个家,其中包括史蒂夫·韦恩。和茹斯·托尔曼感情结束。
她不停地工作,同时开始正视厌食症并开始治疗。她定期拜访心理医生并得到了多年的治疗监督。
几乎每周她都去画家乌拉·福瑞尔森那儿,和她讨论政治和生活。她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每个夏天都充满各种各样的夏日客人。
海颗以世界观光旅行家的身份融入当地生活,但和当地人永远达不到亲密的友谊— 除非极少数,比如和乌拉·福瑞尔森。然而她永远有时间留给工作室的访客。
1994年,她第一次登上了格陵兰岛,并被当地大自然深深吸引。她当即决定会再回去做一个巡回展览。仅仅一年后,她带着她史无前例的大型巡回展览回到格陵兰,沿着海岸一路展览一路游览。
她得到机会为逊德斯特姆的气港工作。为此她需要大概六个月。
他同时在格陵兰和丹麦工作。斯斯米乌特镇同样地买下了一尊铜塑像。格陵兰首府努克也买下了一尊青铜像用于某公共场所的展示。这从而减轻了她自筹资金办展览的部分风险和巨大的经济压力。
她对那里的自然和人非常有好感,并帮助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者首次创立了工作室。长期以来,她计划在格陵兰开设一个国际手工艺教育机构。大多数时间,她都用于追随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乘船游览那个国家的每个角落。在用直升飞机、船只和狗拉雪橇的运输时,她得到了实用的帮助。她打猎、钓鱼、采浆果、学习当地人做饭。大多数时候,她和当地家庭住在一起。她认真考虑定居格陵兰。在她在格陵兰期间,她又见到了拉斯·拉斯姆森—格陵兰研究者克努德·拉斯姆森的孙子。大概十年前,他们曾承诺过。
1995年,回到丹麦,她很想念格陵兰,并开始准备巡回展览的第二部分。
她开始考虑学习飞行并作临时飞行员。飞行学校由于年龄原因拒绝了她,因为她已超出了规定的29岁。她仍然决定参加一个私人飞行课程的学习。她在那里认识了工程师伊卜·弗瑞登达尔(Ib Frydendahl)并和他度过了接下来的几年。那是一段很亲切的感情。他们不仅分享对飞行的热爱、在夜色中数星星,还共同进行科学讨论。海颗再次回到格陵兰,而伊卜去了几个月澳大利亚。那成为了他们这段感情的终点。他们仅仅认识在了错误的时间。海颗作巡回展览时主要去军事基地,并在那个远离任何一座城市的地方逗留了一段时间。
重回丹麦几个月后,她由于不能忍受的背痛而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她有几个月不能正常活动,拉尔夫—他的前男友一直无私地照料她。她是勇敢的战士,一年严酷的训练后,她重新站了起来。
她在她意大利的朋友们那里度过了几个月,重新找到力量,慢慢开始了新的创作。她集中精力在版画和陶艺创作上,大部分时间在安斯卡位于圣图拉里奥的工作室搞绘画。
回到丹麦后她得到机会在美国西雅图的北欧传统博物馆作个展。准备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展览包括100多件作品,并和格陵兰摄影展合二为一。
她结识了世界级水平登山大师皮特·舜宁(Pete Schoening),并和他成为好朋友。她曾多次作关于格陵兰之旅的演讲。那本书《海颗·昂特》借此次展览机会面世。
1999年,她的作品在欧洲各国进行展览。像往年一样,海颗回到意大利并学会了登山。她认识了一位登山爱好者拉斯·托斯隆德,并和他成为男女朋友。他们将工作和旅行兴致相结合,他们最后的一次共同旅行去了阿比西尼亚。这次旅行作为一个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将艺术和救助组织诺得亚普的一个救助项目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她决定中止那个项目,因为那需要比她想象的多得多的资源。
2003年,海颗曾考虑永久性地搬到意大利。在返回丹麦前不久她在finale找到了一个工作室。仅一周后,她在科廷根一年一度的个展拉开帷幕,同时,她得到自己患上癌症的消息。
尽管如此,她决定仍然回到意大利装修工作室,然后从那里直接飞到哥本哈根进行手术。从此,她失去了生孩子的机会。在那段艰难时期,朋友们、前男友们和他们的家人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之后她回到意大利休养。不久后,安斯卡·艾尔德去世,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仅几个月后,她就通过女友Kika可卡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一个阿根廷马球驯马师。他和我一起迁往丹麦。
2005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丹麦的居留许可并结婚。他们一起在阿根廷度过了两个月。
海颗为帮助丈夫在丹麦开创事业,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她推迟了去中国的计划。她和由学生和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一起为一个国际艺术项目做艺术和社会学方面的工作。由于“伊斯兰危机”(一个丹麦画家的伊斯兰漫画)所有支持都停止,而我们也不得不中止项目。2005年末,她开始了中国的研究工作,多次飞往北京,并在那里成立了工作室。她也同凯文·格瑞丽(Kevin Grealy),西尔维亚·纳基(Sylvia Nagy)和威尔玛·威拉威尔达(Vilma Villaverde)一起参加了景德镇三宝的一个学术研究会。
在中国她忙于一个描绘人们举止和感情的展览项目。早于十年前,她就开始关于描写人类行为、关系及其意义的工作。
2007年,在将近两年的创作后,她和壹月画廊合作,在北京的国际艺术展CIGE上展览了部分作品。在她居住的地方— 索家村国际艺术营,她结识了很多国际艺术家。大卫·厄维森(David Evison),娃内萨·诺特力(Vanessa Notley),马里安娜·海尔达尔(Marianne Heyerdahl),赛巴斯蒂安·海涅(Sebastian Heiner),劳伦斯·谭(Laurens Tan),马丁·萨拉扎(Martin Salazar)等人只是除过路艺术家外的“长住国际艺术家”中的一部分。尽管缺乏语言知识,尽管交往方式截然不同,她仍然成功地成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版画工作室。但她已经听说了柏林有趣的艺术场所,并考虑重新回到柏林市中心落户。
ike Arndt in english for chinese scroll down
Heike Arndt was born an only child on the 4th of June in 1963 in Strausberg (Eastern Germany).
Her mother, Bärbel Nimmert (born 1943), worked a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Her father, Frank Arndt (born 1943), now retired, worked as an engineer for a government building company. Both grandparents lived their whole lives in Herzfelde and Strausberg, near Berlin.
1965 The family moved to Berlin-Mitte to an old working class quarter close to the Berlin Wall.
1969 Heike entered the local school and was transferred in third grade to a language school specializing in Russian.
1973 The family moved to Berlin-Friedrichshain.
1973 She was offered a place at a ballet and sports school. Her parents refused the offer.
1976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the school offered to move Heike to another school. Her parents refused.
1976- 1979 The family got a piece of land in Berlin-Altlandsberg. They spent most weekends there and built a small summerhouse. Her grand parents lived nearby and the whole family often got together at their house in the evening to play cards. Here Heike spent a wonderful time with her grandparents painting, playing in the garden, visiting neighbours or heading to the village with her cousin Gabi.
Until 1979 she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music and theatre scene in Berlin. She read excessively and started to write diaries. With the money she saved she bought books and records. She enjoyed going to classical concerts and to the theatre. One evening on a street in Berlin she barely escaped from an attempted rape. Struggling with expectations and the image of how a girl was supposed to be she started to suffer from bulimia.
1978 The art college refused Heike Arndt as a student. Art school was now out of her reach.
1979 She was offered a place to study stone carving and another for ceramics. With the support from her father she chose to learn ceramics. Heike Arndt moved to the small provincial town, Kamenz, near Dresden.
Her parents agreed to let her live by herself as the rented room was part of a private household of a 73 year old man and his daughter’s family.
At only 16 she moved in with them. In order to get an education in ceramics at the Lausitzer Ceramic Factory she had to work for one year as a simple fabric worker in the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the factory. Their main production was for the exporta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At the weekends she often hitchhiked back to Berlin or sometimes to Poland or Czechoslovakia. While hitchhiking to Berlin she met her Danish boyfriend.
Over the following 5 years they tried to get her a permit to move to Denmark. The eastern German government refused their request for marriage 4 times and suggested she found a German husband. Even a letter to the queen and contact with the Danish embassy did not help.
At Christmas in 1980 she was admitted urgently to hospital having suffered a physical breakdown resulting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A week later, she was admitted to a recovery clinic for 4 weeks near Dresden. Later her passport was confiscated and she spent a few days in a juvenile detention centre for having been seen moving around a ferry ship going to Denmark suspiciously but she knew neither the reason for her detention or for how long. A gynaecologist here examined her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Her father picked her up, having been convinced by the authorities that she worked as a prostitute. She had had no previous sexual experience at that time.
1981 She finished her education in Kamenz with high grades especially in design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1981 She got a job as a potter in a small family business in Crinitz, near Finsterwalde and met Christel Kiesel. They became very close friends. This friendship made a deep impact on Heike Arndt and she started the process of questioning life’s circumstances and society.
1983 She moved to Vipperow, 100 km north from Berlin and got a job as a housekeeper for the local priest Meckel and his wife who was also a ceramist. Here she was as much confronted by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she was by questions about religion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1984 She moved for a short time into the country home of ceramicist Manfred Müllers, which was even closer to Berlin.
1984 She found an empty-looking apartment in Berlin and moved in. She started to work for the ceramist Beate Bendel. As she was not registered in the apartment she was afraid of discovery and went on to find an apartment in Boxhagener Strasse that she sub-let through one of the people she had met previously while hitchhiking which helped as it was impossible even for normal people to rent anything in Berlin at that time.
A few months later she started to work for an industrial ceramic factory doing a three shift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1985 she applied to get the authorisation to marry and leave the country for the last time. In the same letter she pointed out that whatever the outcome she would leave anyway by the 1st of April, 1985.
Berlin had become restless by that time and the first signs of agitation and demonstrations began to happen. Several embassies were occupied by people trying to get out of the country. The Danish embassy worked together with the East German police and refused to help the refugees.
Jutta, a close friend of hers throughout the years in Berlin, was the only one who knew about the planned escape and helped to move her most important private things to her father’s cottage the night before from Boxhagener Strasse.
On the 3rd of April Heike arrived in Hamburg, West Germany. In Berlin the authorities collected Heike’s private things, both those at her address and the rest that had tried to be hidden at the cottage.
She traveled with her boyfriend Henri through Europe to Italy on a false passport. A few weeks later she went with him to Lolland in Denmark where he had bought an old farmhouse for them to live in. In May 1985 she moved to Hamburg for a couple of months to get registered and her West German passport. She refused to work as an informant for West Germany, like she had refused a few years earlier in East Germany.
1985 She moved in with Henri Madsen to Errindlev, Denmark.
1987 She attended the NCEA ceramic conference in Boston, USA and also stayed a month in N .Y.C.
Two years later they separated.
1987 She met Finn Poulsen and moved to Væggerløse on Falster, buying an old bakery on Lolland for her future studio. Besides her artwork she worked as a teacher, barkeeper and saleswoman in order to pay her bills.
1988 Monza, Italy, at the Torneguzzo studio she worked for 3 months with mosaic in glass and stone.
1989 She worked at the AVURE artist centre in Porto, Portugal with Lithographs.
1990 She received a big commission for a work from Danisco, a decorative work with glass mosaic.
1991 She met Ansgar Elde and a lot of other artists at Gallery Syd.
She visited and met with many of these artists but only with Ansgar Elde and Inka Uzoma did she establish close lifelong friendships.
Every year she would stay at Ansgar Elde and his wife Toni’s house and became integrated as a part of their family.
1992 She started printing seriously at the “Il Bostrico” studio in Albisola, owned by Toni’s brother Alfredo. Heike became integrated into this group of artists. Only some of them are named here: Sabatelli, Lou Lamm, Carlos Carle, Sandro Lorenzinni, Lis Zwick, Jørgen Nash and many others.
Sculptor Inka Uzoma was the other second home where she often stayed for shorter times.
1993 Heike travel most of the time in Europe but also overseas in the USA where she met Russ Tolman an American musician. He confronted Heike with personal issues such as her Bulimia. Her first big solo show at the Museum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Maribo took place. Some of her colleagues were very angry and complained.
She stayed for a month at the Valparaiso foundation, Mojacar, Spain. She painted and met the writer Inge Eriksen and Rifberg, whose house was close by.
Spanish influences in her work are obvious, deep sienna being found in all of her pictures of that time.
She travelled and worked with Russ Tolman. She met a lot of Russ’s musician friends and helped organise their European tours.
The studio in Kettinge was often now the home for friends giving concerts in Europe like Steve Wynn and many others. But this relationship didn’t last either.
She worked excessively but also faced her Bulimia and started counselling. She started regular supervision with a psychologist, which continued for several years. Almost every week she would visit Ulla Frellsen, the Danish painter, to discuss some work or opinions they had on art, politics or just life in general.
In the summertime Kettinge would always fill up with people passing by for a coffee or staying for a few days.
Heike integrated into the Kettinge area well, known as a globetrotter, but never really established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s in the area besides Ulla Frellsen. She always had time for her visitors.
1994 She took her first trip to Greenland and was astonished by the nature and decided straight away to come back with a travelling exhibition.
Just one year later she was back with a big exhibition travelling as the first foreign artist to tour the coast of Greenland. She was invited to do a big commissioned work for Sønderstrøm Airport, Greenland’s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at work took about 6 months to finish.
She worked partially in Greenland and Denmark. The administration of Sisimiut town bought one of her big sculptures. The capital of Greenland, Nuuk, decided to buy a bronze sculpture for one of the public places. This justified the tremendous economical risk she had taken to do this travelling exhibition in Greenland.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fantastic nature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and helped to develop the first common studios where local could work.
She also developed a project to start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handcraft for the town of Nuuk.
She used the most of her time to follow the locals in their duties and travelled by boat to many different places. She received a lot of practical help to move by helicopter, boat or dog sledge. She went hunting, fishing and picking berries and learned to cook the local food.
She lived mostly with local families while travelling. She thought seriously about moving permanently to Greenland. While in Greenland she met with Lars Rasmussen, the grandson of the famous explorer Knud Rasmussen, just as had been agreed ten years earlier.
1995 Back in Denmark she really missed Greenland and prepared the second half of her Greenland exhibition.
She got the idea of learning to fly and perhaps work as a pilot part-time. The school refused her for a professional career as a pilot. She was over 29.
She decided to learn to fly anyway and started at a private school where she met Ib Frydendahl, an engineer with whom she would share the next few years. It was a very loving relationship. They shared their love for flying but also sitting out and counting stars or discussing science. They both liked living abroad. Heike took off for Greenland again and Ib went to Australia for several months and that was the end of their relationship, it was just not the right time. Heike took her exhibition to the military base of the navy and through her close friend Ralph she was able to travel with them for some time but also to live the life in a base far away from any village.
Going back to Denmark she suffered from terrible back pain and had an operation a few months later.
Ralph nursed her devotedly, as she couldn’t move at all for several months and had no family or other support for her everyday living. Not to move wa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s for her. She is a fighter and trained hard for almost a year to get back in shape.
She took some months off to recover in Italy with her friends there and slowly began to work again. She concentrated on ceramic and prints. She also painted sometimes in Ansgars studio in Santuario.
Back in Denmark she was invited to do a solo show at the Nordic Herritage Museum in Seattle, USA.
The preparation for it took almost a year. This show included more than 100 of her pieces combined with a photo exhibition about Greenland.
She met the family of Pete Schoening, a world-class climber, and they became friends. She held several lectures about her trip to Greenland. The book, Heike Arndt, was released together with the exhibition.
1999 The exhibition travelled to several places in Europe. As usual, Heike went back to Italy and was introduced to climbing. She now climbs regularly besides doing her artwork. She met Lars Thorslund, a devoted climber and they became lovers. They combined work and travel and their last trip together before breaking up was to Ethiopia to do research for a new art project together with Folkekirkens Nødhjælp. She decided not to go further with this project as it would have taken up all her resources.
2003 Heike thought about moving to Italy permanently. She found a studio in Finale shortly before returning to Denmark.
She opened her annual show in Kettinge and just a week later she found out that she had cancer. Despite this she went back to Italy to oversee the start of the remodelling of the studio. She then flew from there directly to the operation table in Copenhagen. She lost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children. She received great support from her many friends and her earlier boyfriends and their families.
Heike went back to Italy to recover as soon as she could and just months later she met Alejandro Ross, a polo trainer from Argentina, through her friend Kikka. He moved with her to Denmark.
2005 In spite of difficulties in getting Alejandro’s permit to stay in Denmark, they got married in 2005.They took a trip to Argentina together for two months.
Heike stayed in Denmark almost a year to support her husband whiles he settled in.
She postponed her trip to China. During this time in Denmark she worked on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with a group of students and some experts related to art and social behaviour. They had to stop as the project suffered economically due to the “Mohammed Crisis” (cartoons by a Danish illustrator depicting Mohammed and causing an international reaction from the Islamic community).
By the end of 2005 she had started her research and travelled to China several times before finding a place for a studio in Beijing.
She stayed four weeks in Jendezhen, Sanbao, at a symposium together with Kevin Grealy, Sylvia Nagy and Vilma Villaverde.
In China she worked on an exhibition featuring human behaviour and emotions. For almost ten years her work has described human relations and there emotional impact.
2007 After working in Beijing for nearly two years she showed at the CIGE art fair. She has met many international artists at the BIAC art compound where she now lives. David Evison, Vanessa Notley, Marianne Heyerdahl, Sebastian Heiner, Laurens Tan, Alexandro, Rugero Rossi, Martin Salazar are the “local” ones, besides many more who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She has struggled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differ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ut despite this has managed to establish a print studio in her studio in Beijing.
2007: After a short visit to Denmark she was back at her studio in Beijing for a longer working period (February – December ). This time she concentrated on oil paintings, graphic works, ink paintings and some sculptures too. After the challenge to get her studio ready here in Beijing she worked for a big solo exhibition atOne Moon Gallery in Beijing in the fall. She participated with a little solo show at the international Artfair CIGE in Beijing,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May with the One Moon Gallery and there was a very good response from other galleries and collectors. She made a short trip back to Denmark in the summer to open her summer exhibition there. In the fall she worked in Beijing again, mostly on graphics prints and painting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her new Artbook ”Response”. It was released in the spring of 2008. She participa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show at the Gallery Artchanel in Beijing together with Alexandro Rolandi, Ruggero Rossi, Wang Shugang and a few others. In December she went to Berlin and afterwards to Italy to spend the New Year.
2008 The year began with a heavy loss- Toni Meconi, her closest friend and Ansgar Elde`s widow, died 58 years old. After spending the hole of January in Italy she got the following months busy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shows in Europe.From March she was back in Beijing to prepare her upcoming solo show at the One Moon Gallery in Beijing and the release of my book.
2009 She finished her work in China and closed down her studio and print place in Feja Sun, Beijing (BIAC Art centre). In the fall of 2008 she had started the Galleri Heike Arndt DK in Berlin-Friedrichshain in Germany and that brought her stay in Beijing to an end. She presented her work at the exhibition Masnesøfortudstilling (DK) and Lys over Lolland (DK) and started preparation for her upcoming museum exhibitions in Italy in 2010. In the summer of 2009 she found a new place a old house in Denmark. Her she and her husband started to rebuild a space for a sculpture/ceramic studio and a painter’s studio with guestrooms for other artists. S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Tabor press in Berlin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Artcallenderproject in 2010.
2010 She travels between Italy, Denmark and Berlin in order to prepair several shows in Italy and abroad. She get divorced from her argentinien husband in the spring. The planed transfer to Argentina is put on hold insted she will return to her studio in Finale Ligure in Italy for a longer timeperiod.
2011 Galleri Heike Arndt DK in Kettinge(DK) and Berlin (DE) demand all her attention and she introduces fatastic artists like Herbert Mondry,Heike Ruschmeyer, Romen Bannerjee,Frank,Paul, Carina Jo Sivager and Henry Stöcker undtil the summer. Heike Arndt also start to concentrate on her own work and after traveling to Argentina she decides finally to forfill her dream of bringing her large exhibition ” Where is home ?” to Southamerica in the coming years. She will now establish her first studio in Southamerica and will work with the next part for the exhibition this time-made in southamerica.
在茨昂科什街,清晨的交通高峰开始了,那街上的喧嚣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柏林市中心—据柏林墙不到100米。我在一个煤炉暖气的小楼二层醒来,厨房很小,水很凉。冬天,我的被子会在睡前在炉子上烤一会儿,所以总带有一种被炉子微微烧焦的味道。洗手间略低半个台阶。当我睡觉前闭上眼,幸运时会看到成百上千的彩色珍珠从我身上滚落。
上学时,我总有羊皮纸包好的肝肠。母亲在同一所学校教书,但是当我通过了一次智力测试并被认为适合语言学习的时候,我转学了。有人认为我的第三次转学很幸运。我摆脱了工人阶级区,却同时也离开了我的同学和朋友们、黑石路面、煤尘、街角卖糖糕点的面包店和甘草梗卖10芬尼的小店— 所有这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很奢侈。我坐40分钟的公车上学,那里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优秀,一样善于比赛。
不久后我们搬到一套位于8层的房子里,有市政供暖和一部经常卡人在里面的老旧电梯。这幢楼一共十层,有四个入口和一个悲伤的儿童游乐场,对面是废墟。后来,我从窗户看到了那片废墟是怎样被拆掉而改建成了一个停车场。有时,有同社区的人从窗户或楼梯间跳下去,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片废墟的地下室我常常想找些什么,但并不知道找的是什么。
新家离我的学校很近。那是一所培养将来干部的学校。几乎与此同时,有一所芭蕾舞学校和一所体育学校供我选择,但被我父母拒绝,因为他们认为继续语言学校的学习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更有利。我永远不能忘记错过这次创造性教育的机会。学生时代的我一直我行我素。我擅长体育和文学,但在其他课上我却经常想我当时听的音乐、我画的画和写的文章。我不喜欢死记硬背也就难以完成作业。夜里,我偷听柏林墙另一边的柏林立亚斯(RIAS)电台又播了什么新歌。
我的家是中产家庭,属于平均水平。柏林墙建成前不久,母亲说服了父亲留在东柏林。听人说,我母亲怀孕了,然后才和父亲结婚。
而姥姥留给我的记忆就是她家很安静也很干净,擦得发亮的喷漆地板,走上去就发出好听的吱吱的声音。我在她那儿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来画画。姥爷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而我对姥爷仅有的记忆就是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他给我讲他自己编的故事。姥爷去世后,姥姥就拒绝了除和她女儿外的一切社交活动。我的母亲还有两个姐妹,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
我的爷爷热爱绘画,曾经耐心地和我坐在一起画几个小时的画。我特别喜欢他们的钢琴并始终没有放弃有朝一日它能属于我的希望,但是他们由于没有地方必须赠予别人,因为我的父母不想要它。我的奶奶喜欢而且经常唱歌。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歌剧演员。但是战争来临,她的梦想也就随之破灭。战争在爷爷颈部留下了一片榴弹碎片,直到他去世。我喜欢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那段时光,和母鸡玩耍、坐在樱桃树下的秋千上越荡越高,用脚尖去够那蓝天。当我大一点的时候,我就跑到阁楼上从那里藏着的书中找到关于非洲和殖民地故事的德语古文书来读,或者和我表妹或村里其他孩子一起闲逛。
克诺斯珀(Knospe)夫人九十多岁了,住在同一条街上,她很自豪还能把煤抬到二层楼上。我喜欢去找她。她每次给我做热巧克力,然后讲她当年有关Rockey Mountains的故事,将相册翻到她和她丈夫在Spazierdracht的那些已经发黄的照片上。而我每次安安静静地听,拿一支铅笔画她,并憧憬着冒险和奇遇。
在西德的远房亲戚定期来看我们,而我的父亲也就因此被卷入到了无休止的政治讨论中。他是一个有原则的、诚实的人,几乎从不允许妥协。他留在我身上的手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而我由于怕被别人看到感到惭愧而不再去上体育课。他的惩罚教我怎样成为更好的一个人,es war in zu meinem Besten.
那时我开始穿国外牛仔裤,头发留得像男生一样短,听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粉弗洛伊德(Pink Floyd)和其他人各种各样的音乐。我花很多钱在黑市上买唱片。我常去酒吧,深夜里我用冲水马桶的声音作掩护偷偷溜出去,而妈妈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我拎着鞋站在门口了。我喜欢坐夜里没有人的电车。有时我去跳舞或夜店的音乐会,看起来就像18岁。我尝试过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但是没有一次我能忍受团队纪律太长时间。我逃无聊的舞蹈课,开始抽烟并unterschrien Eintraege von der Schule selbst. 被发现的时候也不再哭。我那时爱上看书,几乎每天都读。我自己的图书馆开始增长,很快达到几百本书。我喜欢我行我素但同时又渴望和其他人相像。
暑假的时候,我经常被送到夏令营几周。我和其它热衷于初恋故事和深夜讲鬼故事的女孩子们在一起时,通常感到不舒服。而我更像是男生们的哥们儿,策划夜里偷偷去找邻村的Baeckersohn或者从营地溜走拿着手电偷樱桃。我因此被送回家。
我15岁的时候,父母不得不放弃了送我上大学的想法。连艺术学校也因为个性问题拒绝了我。那几年,我几乎只能自己画画。我得到的唯一课程是在专门为孩子设立的“欧托·纳戈尔之家”(Otto Nagel Haus)。在那儿我学了油布剪。
我一定要找一个新的受教育机会。我父亲在放弃了将我培养成一个工程师或机械制图师后,也令人惊讶地开始帮助我。我开始寻找和石匠和陶器匠有关的工作。那年夏天快过去的时候,我被两个职业教育同时录取,我决定去制陶。对我来说,这是离我创造性未来最近的选择。我不得不在离家160公里的地方独自租房,这对我的父母来说是个很难的决定。但是父亲非常信任我的自立能力。我的新房东很警觉,从来禁止男性访客进我房间。当地年轻人最大的消遣就是能被邀请到位于市中心的军事基地饭店去。
而姑娘们则把军官男友当作猎物— 除非他是来自黎巴嫩的培训学员。因为这些人的女朋友会被人认为是妓女而在这个小城里被孤立。
没有人去附近的俄罗斯营地,除非想去买“heisse Waren”。谣言使我们不敢靠近。下班后,我经常和同事去城外的采石场、去青年俱乐部听音乐或下象棋,有时我们也去附近村子里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我常去住在农村的朋友家,那里还有土路和井水。在那里等待我的我喜爱的丰盛早餐:新煎的火腿和鸡蛋。通常在早上6点我们参加完某个活动归来,就会看到母亲们微笑着给我们端上这好吃的早餐,然后她们才开始一天的家务。
接下来的三年我成功地战胜了自己。我很快学会成为一个从大城市来到一个偏僻小地方的青年。我常常搭便车回柏林,因为这样首先可以省钱另外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渐渐地,我越来越有自信并开始搭便车去捷克斯洛伐克或者波兰。我曾常和父母去那里度假。在路上看到的很多外国人使我开始感叹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妙。很小我就学会了怎样适应陌生的环境生存下来,并且终于发现了我语言能力的好处。尽管我曾经痛恨那所语言学校,但是我必须承认,我学单词很快,很容易应付国外的生活。
在陶厂的重体力劳动后,我的周末便成为了高潮。终于,我可以把这个灰色的小城镇丢到脑后,回到充满冒险和惊喜的公路上。
在路上,我又一次碰到了爵士乐手阿尔波特·芒格斯多夫(Albert Mangelsdorf)。他邀请我同去免费爵士音乐节和其后的德累斯顿音乐会。我就这样在神奇的乐声中度过了美妙的几天。那时我对这样的音乐并不熟悉,但却十分感动。他是一个有耐心、礼貌的热心人。他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当代音乐和音乐家的世界。
在去柏林的高速公路上我见过摇滚乐手、售货员、工人和许多有意思的命运。
我分享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命运,甚至被邀请到否则我这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有一次司机甚至邀请我参加一个波兰的婚礼,我在那儿度过了整整一个周末。热心人分给我他们的食物,甚至准备好我路上需要的吃的。他们一定记得我当时仅仅17岁,每月挣170马克,但其中60马克要交房租。我在这三年中仅有几次感觉受到威胁,但是从来没有真正遇到危险。那时我是一个幼稚好奇的小女孩,幸运并有很多梦想和希望。
当我慢慢长大,当时的东德渐渐没落,而我不并想离开。我想我从父亲那儿继承了骄傲和信任的本性。我坚信,一次诚实的、全身心的投入一定可以换来改变。我那时计划在柏林的某个地方开一个自己的制陶工作室。我一直想回到柏林。
在路上,我遇见了一个比我大三岁的丹麦人。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年轻小伙子将会改变我的后半生。
我们相识的时候我16岁,而长达6年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在丹麦开始我们共同的生活。我18岁时,我们曾试图结婚,但没人肯给我们结婚证。那时我父母暗地里很希望我们分开。一些亲戚因为在政府任职,不想和我有任何关系。我受到国家安全局的监视、身份证被扣押,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我从制陶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国企的工作,只有很少的私人企业也许会录用我。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我得到了在芬斯特瓦尔德(Finsterwalde)的克里尼茨(Crinitz)的一个小型私人陶器工作室的工作。那里到柏林的距离又近了一半。那份工作很无聊,村里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个老的陶器工厂。这个工厂属于一个年轻女士“克里斯特尔·吉瑟”(Christel Kiesel)。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她的兄弟虽然在制陶上很有天赋,但是很不幸地患有精神疾病,这就使这个工厂除了面临销售困难外更加难以生存。这个地方于是成为了各种各样人的聚会地点。在这里我见过木匠、年轻朋克、歌手和其它各种背景的人们。这里我终于见到了用心血完成的陶器,除了艰难地维持着老的传统,想象力还被注入到作品和生活中。在克里斯特尔(Christel)的工厂里我看到很多人一起工作、讨论或者哪怕简单的打发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待在那儿和克里斯特尔(Christel)、朋友和她的客人们一起,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想法。他们的宽容、坦率和信任是我们谈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我不喜欢我的工作并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而和克里斯特尔(Christel)分别对我来说的确很难。我甚至会想念我友善的房东,她让我认识了宰猪宴和血肠,告诉我怎样养家畜和让花园生机勃勃。之后的一年我没有再吃肉,但仍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素食主义者。
我再一次出人意料地幸运:得到了在威佩罗(Vipperow)当地的牧师梅克尔(Meckel)家里做女佣的工作。她是个陶艺师。我永远不能忘记父亲在把我送到那里时眼里的泪,我从此将远离他的教育和人生观。除了做家务我还学会了给这个四口之家和他们的客人做饭。在那儿我认识了“陶土、石头和碎片”(Ton Stein und Scherben)乐队的乐手、艺术家和之后在政界非常著名的绿党积极分子们。晚上的讨论话题常常是环境问题、政治局势和当时缺乏的运动和言论自由。一些客人带我去附近游览并给我讲解环境保护。他们中有些人留长发、有大胡子,更像森林里的居民。
我知道这份新工作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干下去。不久后,我搬到了陶艺师曼弗莱德·米勒(Manfred Mueller)那里。直到几周后,我在柏林发现了一处被遗弃的空房子。那天我在弗里德里希斯海恩(Friedrichshain)附近找房子,偶然从街上看到它。就这样,我没有签租房合同,甚至不知道这所房子是谁的就搬了进去。
我在附近的陶艺师贝阿特·本德尔(Beate Bendel)那里找到了一份短期的工作。我再次搬家,这次作为转租人搬到了伯克斯哈根(Boxhagener)街,那处房子是通过我搭车时认识的熟人找到的。因为柏林那个时候一切都在国家政府控制下,想找到一处房子十分困难。贝阿特也没能长期留住我— 我在位于柏林立希特贝尔格(Lichtenberg)的一个工业陶瓷工厂找到了一份三班倒的工作。
我已经无路可走。我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写信给内务部详细地描述了我在过去的五年为能够合法离开东德所作的斗争。我也明确地表示,如果我到1985年4月1号仍得不到正式出境许可的话,我将自寻出路。那间工厂的领导虽然知道我的问题,仍然同意留我在他那里工作。而我作为报答则在逃到西德前的几周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给出的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我离开了东德。
知道这次出逃的唯一一个人就是我柏林的好朋友尤塔(Jutta)。她还帮我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到他父亲的夏季住所。其它东西留在了我租的房子里。和尤塔在我房间里度过的最后一晚非常奇怪。我很紧张激动,但同时又满是对我所做决定的恐惧和犹豫。我不知道我能活着通过边界还是会坐很多年牢。但我坚持了我的决定。和尤塔告别时我痛哭流涕,因为我知道再见面不知道要多少年以后了。
那一天,我永远地失去了我的祖国。
那几年,边境附近和外国大使馆纷纷开始起义。但到东西德合并、柏林墙成为纪念碑还经历了整整四年。一些大使馆收留德国难民,但只有丹麦使馆和德国警察局合作,将他们上交。
我的新生活从瑞士的一个超市开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和我丹麦未婚夫的第一个拥抱— 他和我一样,那些年忍受了很多。
那一年是青色的。
我用其他女人的护照去了意大利,打算只在那儿逗留几天。我还记得第一杯意大利特浓咖啡的香味,那是在都灵(Torino)的一家咖啡馆,金碧辉煌的铜镜映衬着阵阵爽朗的笑声。那是一个暖和的四月天,春光明媚,优雅美丽的妇人们穿着高贵从我身边悠闲地走过,谈笑风生。当我们在去德国的路上,把意大利利古里亚区(Ligurien)抛在身后的时候,我还没有料想到正是这个意大利多年以后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当我们终于到达汉堡的时候,天灰蒙蒙的。
我必须在那儿待两个月以准备我的证件。我搬进一处亨利(Henri)朋友介绍的小住所,并试着适应我的新生活。
城市是灰的,只有霓虹灯广告才使它有了一点点生机。我喜欢夜色中的城市,彩色的霓虹灯下,人们可以暂时忘记那座城市的灰色和夜色中招揽客人的俄罗斯妓女。我年轻的邻居不幸地爱上了其中一个姑娘。但他养不起。
大多数的谈话内容是关于天气或怎样省钱或哪里有便宜东西卖。当我终于能够拿到证件离开这座城市时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样我就不会被送到德国南部的难民营。我去取护照时拒绝了做情报员的工作。
两个月以后,我的男朋友接我去丹麦。大概晚饭时间我们到达了他父母家。他的母亲站在厨房里,沉默地做着煎肉饼。他的父亲和妹妹微笑着拥抱我并不停地说着什么。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所有家当搬进了我们的新家— 一个离艾灵德里夫(Errindlev)仅几公里远的老农庄。亨利大多数时间只有周末才在我们矮小的、烧煤炉、只有凉水的家。而我在平日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修缮房子。
开始时语言问题很大,但仅半年后我就渐渐适应了。我想找份工作来还我们的贷款,帮这个家维持生计并攒些钱在我们的旧猪圈里盖一个陶艺车间。我得到了哥本哈根一对艺术家夫妇萨罗蒙森(Salomonsen)那里的一份临时的制陶工作。先生是雕塑家,夫人是陶瓷师。
我需要更多钱,于是找到了在哥本哈根附近圣戈略瑟(Sengeløse)的艾斯劳(Eslau)制陶厂的一份固定工作。我在一个熟人那里租了一间房,以便平时工作。通常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为了能在周四就可以回家。几个月后我必须加入工会,否则将失去这份工作。我已经受够了各种强制性的成员组织,于是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到乡下,我和当地一家银行七十多岁的行长相约见了一次面。他同意给我一份小额贷款来帮我成立自己的陶艺工作室。
为了偿还贷款,我在一艘行驶于德国和丹麦之间的渡轮上作化装品销售员。此外,我还在有一份给当地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制陶的工作。他们很乐于助人,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再也不能再忍受他们不停的关于科学信仰教派的言论。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教派,但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参加昂贵的课程,对此我觉得非常可疑。
我同时开始建立我自己的工作室。我的陶艺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我也成为了丹麦艺术手工艺协会的会员。我第一次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国际NCEA学术研讨会
从丹麦的一个小城镇来到波士顿和纽约,对我来说是令人惊叹的。我感觉像回到了家乡,几乎每天夜里去纽约一个叫格林威治镇的城区各种俱乐部里听爵士、蓝调、摇滚乐,听伍迪·艾伦吹萨克斯风。白天我则去SOHO的各种各样的画廊和艺术工作室。这个充满生机的城市当然— 感染了我。
出发前一天,我在哥本哈根认识了一个年轻人。而我那时就住在他女朋友南茜位于63街的住处。南茜和我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而我的计划也由原来的只待两周很快延长到了两个月。我是多么不想离开纽约,但我丹麦的家和男朋友在等我。
重回丹麦,我开始了一个新的陶艺系列作品,并凭借那次旅行给我的灵感开始画画。我那时也开始接触到了一些愿意展览我作品的画廊和艺术协会。我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平静,在家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加工我的作品。有时,周末我回去临近的城市跳舞或和朋友见见面。亨利和我也渐渐意识到我们共同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我们很长时间来已经像兄妹一样地生活。而原因当然是那艰难痛苦的几年。
在一次周末出行时,我出于好奇参加了一次选美比赛,从而认识了年轻的牙医:芬·鲍尔森。我们相爱得很突然,仅仅一周后我就搬到了他那里。但我不想经济上过于依赖他,于是买了在科廷根的一个老面包房,作为我的工作室。借助朋友的帮助,我漂亮的工作室和个人画廊成立了。那是一座很老的房子,我也花费了很多年把它最终修缮完成。
其间,我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晚上去一个酒吧做服务生。周末的时候我仍然继续在船上的工作。这些都是为了还贷,然而留给我创作的时间也因此少了很多。这样工作了整整一年后我变得十分疲乏。芬更想要的是一种更偏重家庭的生活,但是他从来不阻止我实现目标—经济上不依赖他并发展我的事业。我那时喜欢去一个丹麦艺术家乌拉·弗瑞尔森的家。她住得离我很近。我们经常长时间地讨论人的存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怀念和欣赏这段友谊和思想交流的时光。
几乎在我认识芬的同一时间我申请了一个去葡萄牙的交流项目。几个月后被批准。在这个项目中我住在一个非常富有的珠宝世家,他们有录像机和清洁女工。我对他们的生活形态很难适应,并尽量减少给雇工的压力。那个清洁女工十分年轻,周末经常回家。有一次我陪她到了一个没有水没有暖气的小屋—那就是她的家。她每周工作六天,每天12个小时,而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少。虽然那个家庭对我很友好,可当我离开时我仍然很高兴。我确实不习惯他们的那种生活方式。我计划在那儿待六周。其间我大部分时间在波尔图的AVURE版画艺术工作室兼画廊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工作。这也就导致了我对波尔图这个城市有很少了解。在波尔图,我完成了继童年时代漆布版画后的首批版画印刷和石版印刷。
约瑟·萨尔盖多(Jose Salgado)和卡洛(Carlo C.)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曾经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平板印刷术。在那个手动印刷机上产生了两个印刷版。我迷上了这个技术,并希望日后在丹麦能有更多时间来做。
再次回到丹麦,仅仅几个月后我又申请了一个去意大利的交换项目。我被录取后十分高兴,因为上次的意大利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次我整整待了六个月,在都灵先上了四周的语言课程,然后在一个我们自己挑选的艺术室做实习。我和陶艺师碧特·颜森、纸艺家奇卡·米勒、材料艺术家约翰娜·路德维克森和维贝克·林哈特一起学习意大利语。
一个月的语言课程结束后,大家都各自找到了实习位置。只有碧特和我选择了同一家在米兰附近蒙撒的一个镶嵌工厂。
在我们找到房子前一起在酒店住了几天。我终于又到了大城市,我很享受。俱乐部、电影、吃美食、晚上丰富的夜生活。白天我则忍着困倦做镶嵌工作。米兰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时尚、拥有国际级餐厅和各国游客。
刚开始,镶嵌老师想给我们安排在一个基督教小旅店,而我们礼貌地拒绝了。我通过朋友在市中心罗埃特广场附近找到了一所房子。除了镶嵌工作外我还给一个电影时尚工作室画过几次背景画。我也尝试过将现代镶嵌设计带到建筑领域,但是最终没有人愿意为那些设计的实现付出金钱。在蒙撒的特内谷佐工作室学到了很多玻璃和马赛克的镶嵌工艺。那时碧特每时每刻督促我要脚踏实地。
当再次回到丹麦,我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关于陶艺和玻璃镶嵌的新想法。
我拜访了若干建筑设计所,其中一个在尼柯冰。在那儿我见到了格姆·拉尔森,他正年轻,留胡子,有一张似乎从来不笑的脸。我把我关于玻璃和陶瓷的想法介绍给他。他很友好,很专注地听,和之前他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但是这次我很幸运,终于有人理解了我的想法和作品。他实现了我的一个为DOW一个大项目设计的玻璃巴塞克装饰,然后是丹麦最大的公司之一丹尼斯克。我为他们华丽的大厅设计了一个镶拼装饰。人们可以在晚上从很远处就能看到那被反光照的透亮的前台。那是一件很费时的工程,因为每一块小小的石头都是手工完成的。那个作品几乎花了我一年的时间。在那一年,格姆和我成为了朋友,我们后来又继续合作。
我那以后的生活变得十分紧张。我常常整日地待在工作室,很晚才回家继续我的工作或邀请朋友或拜访朋友。我们的共同生活也开始承受这种忙碌。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点,而仅仅把他们想象成共同生活中普通的口角摩擦。我怀孕了,但我的男朋友不想和我有孩子。我很难过,但是他给我在丹麦做了担保,以防我不能养活自己。我怀疑能不能忽略经济问题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并感到我当时能够去的地方没有足够的空间。我在去医院堕胎的路上痛哭流涕,那已经是第二次了。我认为,那正是我和芬分手的前兆,虽然那之后的几年我们仍共同生活。一天,当我再次从意大利工作归来,他离开了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搬到了位于科廷根的工作室。多年以后我才从那次失去中恢复过来。
我从那里开始工作并对我的工作满意。当我完成了那个马赛克镶嵌工作后,我重新开始制陶和绘画。那之后的几年我在丹麦以及整个欧洲有很多展览。一个画廊给了我很大支持,它的名字是:Syd(续德)。画廊在法斯特(Falster)岛上以前的诺尔·阿尔斯雷夫乡村学校的宿舍里。那个家庭已经收藏了很久的艺术品,尤其COBRA的。
我成为他们固定艺术家中的一员并得到了一次独展的机会。那次展览十分成功,而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从那开始我只要上很少的课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我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工作,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我勉强的丹麦语和他们勉强的德语正好让我们平等地成长。
我定期在德国展示我的作品。在一次汉堡的展览上我认识了雕刻家尹卡•乌佐玛,也从而开始了我们深厚的友谊。
Syd画廊给我介绍了很多艺术家,其中包括古莱夫·克虏伯(Gunleif Grube),吉娜·佩隆(Gina Pellon),约根·纳什(Jørgen Nash),丽兹·茨威克(Liz Zwick),戈登·法扎卡里(Gordon Fazakaly),鲁宾(Rubin),纳斯·勒帕(Nes Lerpa),弗兰克·鲍尔(Frank Paul),克努德·尼尔森(Knud Nielsen),彼得·努玻克(Peter Nyborg)和安斯卡·艾尔德(Ansgar Elde)。我拜访了其中的一些艺术家包括在巴黎的吉娜·佩隆。安斯卡·艾尔德和我见第一面就相见恨晚。他邀请我去意大利,他和他夫人住在那儿。他是一个安静拘谨的人,看起来像个流浪者。我很好奇,并在几个月后去看他。
那是我生活中所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一件事。
他的家成为了我的家。他除了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外,更使我想念的是他给我的好父亲和导师的形象。他的夫人和家人把我吸收到他们的圈子里。我们之间是一份自然的爱,在吃早餐的时候不用说话,只安静地坐着,很放松,有家的感觉。他们在萨沃纳的市中心有一套小的三居室。从他家楼顶露台望去,能从城里的房顶看到海。我们在城市周围和安斯卡的熟人见面。在一些餐馆我们由于穿着窘困而不受欢迎。他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但一旦他说了什么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但他说得总是那么平静。即使他批判什么,他的意图不会被伤害。有时候在他家,他夫人东尼会在床上抱着那只灰色小猫,我们就会一起看老电影,安斯卡的眼泪就会悄悄地流下脸颊。在他拘谨的外表下,掩盖的是他敏感和感情丰富的心。
当我们走过城里,染成金发的女人和高贵的燕尾服男人们会停下来热情并充满崇敬地和我们打招呼。
有时他们会突然开始唱歌,毫无理由。他会用彩笔在厨房的墙上记下重要的词或句,或者干脆叫我一起把所有厨柜都画成彩色,给东尼一个惊喜。她明白他的意图,每次会由衷地感谢他的努力。
这次不再仅仅是食物或美酒,也不是好天气或生活方式让我和意大利紧密相连。而是那些人,他们很自然地把我接纳到他们中间。而那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样安全和熟悉的感觉。
从那时开始,我每年会去意大利3到4个月。我和安斯卡和东尼生活在一起,在附近的陶艺或玻璃工作室工作,或在离萨沃纳不远的圣图阿里奥的安斯卡的工作室绘画。在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认识了阿尔弗莱德—东尼的哥哥,他有一个图形工作室和画廊。阿尔弗莱德总是充满活力,永远有新想法和试验。他给我介绍了很多和他合作的艺术家,其中包括艾尔多·罗西(Aldo Rossi),塞巴特里(Sabatteli),鲁萨蒂(Luzatti)。他必须离开意大利时非常难过。
在歌本哈根的一次展览上我认识了音乐记者彦·鲍尔森(Jan Poulsen)。他介绍我认识了他的一个朋友—美国音乐人茹斯·托尔曼。不久之后我们就不再仅仅是朋友。我们在音乐和艺术上有很多共同点。我后来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有不健全的家庭并都有厌食症。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能够完全真诚地由于恐惧哭泣的男人。他也敢于告诉我这一点。深入地认识这样一个感情上易受伤害、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得很坚强的男人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他也渐渐承认应该常去心理医生那里。当时这些在丹麦也还是禁忌。开始时我感到很不舒服,但多年以后我才理解,当他把内心的柔弱的充满恐惧的记忆和我分享时,其实他是给了我多伟大的一份礼物!
也恰恰是他是我有勇气面对我自己的厌食症并开始努力康复。我们认识前我并不知道厌食症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全世界不论男女有很多人尴尬地承受着它。由于他大部分时间在洛杉矶,我也有机会和他一起在那里生活,我们也曾经漫游美国。我认识了他许多音乐朋友像宗教之浴(Bad Religion),史蒂夫·威恩(Steve Wynn)。而我在丹麦的工作室在这期间成为了我的家。
我放弃了在我丹麦工作室制陶的工作,而更多地在路上完成他们,我经常在意大利装备完善工作室能够更好地工作。在美国旅行的时候我有机会拜访我诸如旧金山玻璃艺术家马文·利珀夫斯基(Marvin Lipofsky)等老朋友。我看我在亚利桑纳州、得克萨斯州和西雅图的朋友们。这使我亲身经历了美国各个州日常生活的不同,和他们对地球上其他地方人们模糊的了解。即使在本州内,他们都不会离开30里以外。
我去过印第安人的帐篷,他们靠卖爆竹或娱乐表演为生。我结识了住在房车里的人同时也认识了在好莱坞工作过的我的邻居。我很惊讶,几乎在每个大城市都有意大利人区或唐人街。
当我去朋友家时,我经常发现好像没有人做饭,厨房看起来永远那么干净,像被遗弃一样,常常唯一的装备就是微波炉。不是因为缺钱,而仅仅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由不同人种、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我没找到真正的“美国人”。我看到很多不同国家,就像在欧洲的不同国家一样。这次旅行也许正使我回想起我曾经对人类基础的莫大兴趣。我常常考虑一个同样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我们’?”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答案我觉得更频繁地旅行。我的男朋友茹斯很忙,我们经常打电话并邮寄录了音的磁带,让对方了解各自的生活。我很幸运,能够在欧洲赚足够的钱来支持我的旅行。
再次回到丹麦,我把我的新作品留给和我合作的画廊。
我得到了来自位于莫加卡(Mojacar)的瓦尔帕莱索慈善机构的邀请。那是个热带地区。和我同时在那里工作的还有另外两个艺术家—女作家盈尔·艾里克森(Inge Eriksen)和一个德国女画家。我的房间虽然不十分适合做绘画工作室,但我仍然很喜欢在那儿工作。
早上,我经常慢跑到海边,路过气味浓重的花椒树和带新鲜略苦并有毒果实的巴旦杏树。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乡村的傍晚。它总开始于一个空荡荡酒吧里的吉他声,结束在踢踏、叫喊、歌唱和跳弗拉明戈的喧闹声中。那时,它还是一个懒洋洋的小村庄。
吉普赛人常来这里。他们住在斜坡上的恐怖房子里。他们快节奏的音乐让我很震惊,我很自然地跟随节奏随意跳舞。在那个慈善机构里有一段奇怪的时期,那对领导夫妻很情绪化。他们常常想把我们这些住在那里的客人们卷进他们的争吵中。这起源于以前的客人们在留言簿上留的内容。除了这个问题,我欣赏那美景和非常好的天气。我在欧洲旅行时会开我的小面包车,它是我去任何地方并可以在其中过夜。另外车里足够大的地方可以让我把从各地找到的宝贝带回家。在那次停留将近尾声的时候,茹斯来欧洲开演唱会,我们又一起去了西班牙。在回丹麦前我们还去了趟摩洛哥。
在我去西班牙前还组织了一些在画廊和艺术协会的巡回展览。同样在丹麦马里泊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我还举行了一次个人展览。在丹麦蒂斯图普的一次合展上我首先认识了作家佩尔·赫后特(Per Højholt)。在几次书信来往后,我们决定共同出版一本图案小册子。佩尔·赫后特同意我从他的新诗中选出四首,然后根据它们来设计,但不应该是直白的插图,而要可以和每种组合配合。那次合作结果令我们双方都很满意。
旅行意味着认识更多的人并将他们的和我的生活条件摆到一起。我不得不经常做比较。我对文化差异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搜寻各种“当地原居民”。夏洛特—一个丹麦和格陵兰的混血常常建议我去格陵兰。我们常讨论有关萨满、迷信和心灵感应以及各文化间差异等话题。我们自己也很惊讶于我们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点。也正由于此,她建议我去格陵兰。
格陵兰岛最有名的考察队老板克努德·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的孙子拉斯·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早在1985年就曾经说过,他在我的画中看到了格陵兰之光。当他避暑别墅的地上洒满了我的画时,我们曾经笑着约定我们下次见面应该在格陵兰。我即使仅仅为了理解他们所说也应该早晚去趟格陵兰。
事实上,我更喜欢温暖的地方。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在暴风雪中探出一条路的情景我并不会喜欢,这样的话只会让我想到小时候读过的杰克·伦敦的一首诗。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摆脱去格陵兰的想法。
因此,在我去往西班牙的路上,把一张写给格陵兰文化部的明信片塞进了邮筒,上面写着我对那个国家的兴趣。
马上我忘记了格陵兰和它的寒冷冰雪。
我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回来,感受颇多。
烧制的赭石、新鲜胡椒的味道、缺水。我见到吉普赛人,他们整夜地在酒吧弹吉他跳舞。农民和渔夫带着他们破旧的帽子骄傲地昂首畅想未来。宪兵和机关枪。我开车顺路送过一个手提很沉的白色塑料袋的太太,为表示感谢她给我一个削了皮的仙人掌果。
我被这骄傲、坦率、欢乐和忧虑、激情、热烈的特殊混合而深深吸引:生命的弗拉明戈。
回到家我开始想念那种热情!
在一堆堆的信件、账单和广告宣传品下,我找到了一个装有去格陵兰岛机票的信封。然后我踏上了去往冰雪、寒冷和无限的路途。
格陵兰的自然环境、人和色彩都是十分强有力的。把这种力量转换到我作品中的最好可能就是:把这些色彩运用到我的画中。
在我刚刚到达的一个月内,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我每天至少有4个小时的时间往窗外看,观察同一地点的天气、光和色彩怎样变化。我散步只为了看冰和雪怎样变成金色,怎样碎成百万颗钻石。雪是那样的纯净洁白,以致人们看不到自己的脚印。走上去就像踩到草地上一样有弹性。最美的是看夕阳下山,那时天是紫色、橙色和淡蓝色的。那色彩是如此的强烈,简直像出自连环画。
每天我步行七公里到港口,和人们聊天,欣赏景色。常常有渔民邀请我去他们的船上喝咖啡聊天。和他们聊天非常轻松。他们总对我微笑和我打招呼。他们知道,当人们微笑时,内心就敞开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所有欧洲人都看起来很难过,所以他们尝试着让这些人愉快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对的,但当时的我仍然置身事外,是个旁观者。
在自然和时间的影响下,大多数格陵兰岛上的游客改变着和岛上原始居民因纽特人的关系。像吸血鬼一样,他们吸收着因纽特人最好的文化和传统元素,但不付出任何东西。我想再次回来,来更好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国家、这些人和他们的文化。我在格陵兰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在欧洲这样忙碌?五分钟怎么会这么重要?一次我登上了一座小山,感受周围环境。不久后我听到有节奏的跳动声,突然我发现自己在流泪。然后我才知道,那声音正是我自己的心跳声。但它好像是从我身体外某处发出来的。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大自然就这样把我推向事物正确的一面。有时不受控制也是一件好事。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在欧洲的时候都做过什么。
有人热爱格陵兰,有人痛恨格陵兰。有人在那个地方生活下来,有人没有。人们不能欺骗,甚至连骗自己都不可能。我有那么长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因为我要面对直接发生在我周围的事物。当我由于展览而四处奔波时,经常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他们走向位于中央的我的大型青铜塑像,到达一个安全距离时会用手指对塑像指指点点。很多人之前根本没见过铜。过一段时间,如果有阳光,有些孩子会在他们上休息。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会流露出他们是否喜欢。
在格陵兰岛的时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那时间和空间给我的特殊感觉。那之后我多次回到格陵兰岛。以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让我这样难忘。
我回到丹麦开始了我另一个紧张的工作时期。我也结束了和茹斯的关系。我不能想象我们共同生活一生会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开始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并开始参加飞行课程。在那我认识了伊卜(Ib)— 一个穿木鞋的、像卡车司机一样的工程师。他渐渐赢得了我的心。他当时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几年,而我希望这段感情能够永远维持下去。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到今天我仍然很欣赏他,他也仍然还在我的生活里。但当时只是时间不对,我们没有到达同样的生活周期而结束了这段关系。
可惜我当时不能完全从过去中走出来,但经过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不断的帮助和监督我终于摆脱了厌食症的困扰,并找到了正确对待我自己和过去的健康之路。我开始康复。
我集中精力到我和我的版画工作及政府订单上。我在很多国家开始做大量的个人展览,并在艺术博览会上加入一些画廊。我完成了很多对质量和专业性有很强要求的订单工作,从而也积累了很多大型墙面创作的经验。我多次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为新作品和展览搜集灵感。
在格陵兰我参与了一个手工艺学校的创立和创造性教育的发展。出于这个原因我常去格陵兰,这次带着我的给丹麦军事基地的一个展览。这次我见到了拉尔夫—一个年轻的士官。我们的友谊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军人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举止态度。同样我也得到了和各等级军人就各种谈话资料对话和讨论的机会。我很幸运没有在不久后在冰岛上空遇难的一架飞机上。
展览结束后我回到丹麦,在路上我收到背痛的折磨。这是椎间盘突出的表象。我很沮丧,但是很幸运,因为仅仅几个月后我就做了手术。到完全康复我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我很难接受必须让拉尔夫照料我。他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双方都知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生活中的愿望,所以结束了共同生活,但仍然是好朋友。像之前一样我再次回到意大利萨沃纳。当安斯卡和他的家人来机场接我时,我坐在轮椅上。安斯卡的脸变得苍白,开始流下眼泪。当我从轮椅上站起来时,他的脸又转变为放松的微笑。
玛丽亚·弗斯布拉特。
当时由于航空公司的规定,我必须坐轮椅才能得到登机时的必要帮助。我那时已经可以走路了。我很高兴又可以和我的意大利家庭在一起开始我的创作。我痊愈后回到丹麦,重新装修了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我也创立了我自己的版画车间。当我没有创作灵感时,我会为西雅图北欧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做准备。那个展览同样包括格陵兰摄影展。为此的准备工作花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和男朋友卡斯坦一起准备我的第一本由100多幅作品组成的书。这本书《海颗·昂特》在开展那天被介绍给人们。我在西雅图待了三个月,住在朋友家,后来又搬到博物馆长玛丽亚·弗斯布拉特那里。她是我认识的女人里精力最旺盛的一个,我们合作得极为愉快并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展览反响很好,一些人问我是否可以做关于我的作品和旅行的报告。其中,我在梅尔和皮特·舜咛的大家庭里做过一次私人报告。皮特是一个世界级的登山运动员,由于他的“把绳索拴在系绳栓上”技术而闻名。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安曾经听过我的报告,因此组织了这次私人晚会。她的家人尤其皮特·舜咛本人对格陵兰有很大兴趣,所以很想知道更多关于我在那里的事情。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但很遗憾我们没能在皮特死于癌症前组织一次格陵兰之行。那时我对登山运动知道的很少。我只认识一位托里诺的登山运动员,我看过他做室内攀岩,感觉不再向我想象的那样紧张刺激。
在我西雅图的展览上我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美国学生,我们后来成为了好朋友。他决定和我一起来欧洲,我们一起去意大利旅行。很快这个非常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不仅展示了他诱惑意大利姑娘的能力,更显示了他其实是一个能干的登山运动员。
一天晚上,我们再次坐在阿尔弗莱多的花园里吃晚饭的时候,说到了爬山。我很快换上了登山服,尝试爬上阿尔弗莱多花园里唯一的一棵棕榈树。阿尔弗莱多看起来在年轻的时候很热衷于爬山,仍然保留着他的登山装备。第二天我们去附近的山上,那之前我还从没有留意过那里。
我有恐高症。那是春天里少有的灰色的一天,我们站在库口(Cucco)山的山脚下。克里斯开始往上爬,我跟在他的后面。那是我第一次往50米下看,牢牢地抓住所有能抓的东西就不想再放手。更不幸的是开始下雨,石灰岩变得很滑,我感到我的生命到终点了。那时我还不能想象拴住我的绳索能保障我的安全。
当我学会控制我的恐高症时,我开始享受登山的乐趣。之后我才知道,那是欧洲最大的职业登山运动地区之一。至少一周三次,我希望找到人能和我一起去爬山。开始我和六十多岁的罗曼诺一起,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和其他在登山过程中认识的人一起。终于,在失去了跳舞的兴趣后,我找到了一个令我享受的体育运动。爬山和攀岩运动使我接触了以前从不了解的一群人。
我放弃做飞行员,因为太复杂并且太贵。我新的身体活动和我的创造性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组合。我每天早上慢跑去工作:去阿尔弗莱多在玛佐啼的陶艺车间或有时也去7公里外圣徒亚里奥山谷里的安斯卡的工作室。
在一天漫长的创造性工作中,我也会在中间爬爬山。我热爱登山,它给我控制自己恐高症的机会并且强化我的注意力、运动机能和内部平衡能力。身体和思考力的结合以及重新找回的信任帮助我更好地聚焦和全神贯注于我的动作。这样的一天后我精力充沛而且创作思路也很清晰。但是我的恐高症仍然没有完完全全地离开过我。
当我再次回到丹麦,我寻找机会继续登山,在哥本哈根找到了一个登山俱乐部。我想找一个登山伙伴,但这并不容易。我参加了一个登山课程,在去波恩霍尔姆岛时认识了一个工程师和登山爱好者拉斯。我们常常一起爬山,后来成为了一对。他住在哥本哈根,我同时也找房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作画廊的店面。我必须从头到尾重新装修,并在展室里腾出了一个版画工作区。我意识到罗兰岛和乡下的生活不能完全满足我的生活和认识新人的机会。这个画廊给了我在城市和乡村生活的转换机会。
拉斯对运动十分感兴趣,教会了我特勒马克旋转滑雪,我像喜欢登山一样也喜欢上了它。他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差,我也会去找他,在他那里艺术创作一段时间或寻找灵感。我们一起去过美国、巴西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我在同一时间得到来自我在科廷根的工作室和哥本哈根画廊的改建的非常大的压力,另外还有我陶器、版画和其他各种项目。
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去了埃塞俄比亚。这次和新伙伴参与救助项目的旅行实际上是作为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原本计划更好地展开手工艺和艺术的社会公益工作。但是我很遗憾地意识到实施这个项目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想精力耗尽。为期六周的环游、观察及和全国各地人们的交流后,我不得不认定,作为一个艺术家,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我必须付出多年来所有的专注。我知道在这样一个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的地方,工作很费时费力。我花大量的时间来写详细的游记,记录我对虐待儿童的观点看法和在当地居民力求自给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支持他们。不管怎样,我还有其它要继续推行的项目。
这次埃塞俄比亚之行使我对复杂的社会结构有了很好的印象。和我去过的其它国家相比,使我深信,我们人类有同样的基本需要,而在这里可以互相交流。
在归途中,我得到消息,安斯卡得了非常严重的癌症。他朋友给他在巴黎组织了一次展览,而这将会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我参加了那次极美的开幕式,很多好朋友在场,我和他度过了那之后的几天。
我回到丹麦仅一周后,东尼给我打电话让我马上去萨沃纳—安斯卡生命垂危。由于天气原因很多航班被取消,我没能赶去下葬。第二天,我和阿尔弗莱多只能对着飘上天空的青烟最后一次说再见。我十分难过,但却发现了重新微笑的我—因为我从他那里只得到了最美好的东西,而他也将永远占据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并没有真正的失去他。
回到丹麦,我和拉斯分手。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来忍受这痛苦,最终终于找到了我的个人生活和作品间的平衡。在之前的所有危机中,始终有一些好朋友站在我身边,他们是:简、荫卡和啼澈、托马斯和丽萨、果姆和里萨以及我的意大利的家人。他们给我的生活带来安定感,让我可以百分之百的信赖和依靠。
我很早就决定放弃和我德国家庭的联系,只在我祖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和他们有过短暂的联系,维持着和我姑姑鹿特和叔叔罗纳德的关系。
我在丹麦的工作室装修完成,宽敞明亮适合工作。在欧洲我为各种展览创作。春天我回到意大利还住在东尼那里,她还承受着失去安斯卡的痛苦。我们两个人都很悲伤,但处理伤痛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因为安斯卡对我们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清理他在圣图亚里奥的工作室时,我惊异是不是我的意大利时期将要结束。
我仍然决定继续上一年加工陶瓷盘的工作。在此期间我重新坚定了我留在意大利的愿望— 不仅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更作为工作地点。在一次去菲呐泊果(萨沃纳附近的一座老城)的登山旅行中,我发现一座老旧堡垒中的一些空房子。就在一天之内我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为我的工作室。我仍然很难过,但现在充满对我的新工作室的希望。重回丹麦我开办了一年一度的一日展览。第一天有500人来参加我的开幕式。那个周末也像每次一样来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我的朋友。那个周末前,我看了医生,因为我再也不能忍受下腹的疼痛。
一周后,试验结果出来了:癌症晚期。即使癌症康复,我也将得不到孩子。为了排除危险,我必须马上接受手术。我刚刚签订了意大利工作室的合同,想在那里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但得癌症的消息使我失去了勇气。我认为去意大利的愿望再也实现不了了,但我毅然决定去意大利开始工作室的装修。
我从意大利飞到哥本哈根接受手术。同时这次手术给了我生活中增添了更多焦点。我多么感谢我有那么多好朋友,尤其是前男友和他们的夫人、家人给了我伟大的帮助/支持。我知道我们仍然保留着相互间的无私和友谊,但是它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被兑换,给了我非常大的力量。
术后休息几个月之后,我回到意大利完成工作室的装修。我米兰和其它地方的朋友帮我实现了这项工作。现在,刚刚过了四十岁的我开始期望也许某个时间可以结婚。
奇卡,一个意大利好朋友想给我介绍一个阿根廷人,她的一个驯马师朋友。我拒绝了,但是几个月后我们却很偶然地见面了。我们成为朋友、生活伴侣和最后的夫妻。我们的生活从没有简单过,一个原因是阿里彦多得到丹麦的居留许可很难。我们的关系终于在两年后结束了不安全感和等待,他终于可以在丹麦开始真正的生活了。
其间,我们去过了他的故乡阿根廷。那神奇美妙的景色很明显还保留着过去被破坏过的痕迹。我们住在盆尼苏拉瓦尔德斯半岛上的一间偏僻的小屋里。那里我体验了和格陵兰岛同样的原始自然的魅力。
我们开了7000公里穿越整个国家,追随已被久久遗忘的印第安人的足迹,穿过那片荒漠样的旷野景象。
重回到城市,我商讨了一些关于马上要举行的在离阿里彦多出生地不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利亚比安卡的开办展览的事情。
阿里彦多在丹麦立足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由于它居留许可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沮丧也终于被克服。而想让拉丁美洲人在欧洲经常被用于廉价劳动力的恐惧消失也不是一件易事。我脑海中再次出现了东欧集团的记忆,我感到重新回到了一个充满恐惧和不信任的社会,而人们认识不到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我们应该试着找到它。欧洲和西方世界在我们周围筑起了一道墙,很难越过。
我先生使我发现我处在一个有挑战性的、值得信赖的夫妻关系中,我希望这份感情能走到我的生命最后。我们尽可能地分担离开祖国的感受,但同时也分享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我们对彼此和自然的热爱。
我们习惯了和生活中的艰难困境相处。所有这些都让我坚信我们的婚姻会经久不变。
在我认识他之前我就决定去中国,但这个决定一直被推迟到2005年才得以实现。从05年开始,我大多数时间就往返于中国和丹麦之间,并做一些调查研究。在北京我创建了有时限的工作室,而这本身就是个挑战,因为我缺乏语言能力、没有任何社会接触。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半多,穿梭在胡同和这个发展中的大城市之间,在一个艺术营观察我周围的人和事。我认为中国是对于我来说所有我去过的国家中最困难的一个地方,原因在于国家的转变过程。似乎传统、文化大革命的痕迹和增长中的资本主义的混合体遗留下变态的痕迹。在北京我准备很久以来一直想做的一个展览— 不同生活环境下人的映像,我希望看到它的人能想起自己的生活和其中的感受。
自从我离开东德,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在他们的祖国。在这种情况下的相识促成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找到共同点和互相理解。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过去的日子里经常旅行,童年的回忆永久地成为了内心的羞耻心。这同样也给了我和其他人联系的基础。即使如此,我仍然为我们所缺少的共同语言感到痛苦。直到今天,我也经常惊叹于,辨别和使用各个个体的决定的力量是多么困难。
不同世界和文化中的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最完美的地方,因为我觉得找寻人类共同点和描绘我眼前看见的是很自然的过程。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促使我思考。
今天早上,我在互联网山发现一个空的店面,就在离茨昂科什街百米远的地方。一切,从那里开始。
海颗·昂特生于1963年6月4日,斯特拉斯堡(前东德)。母亲拜尔伯·尼莫特(生于1943年),小学低年级教师。
父亲弗兰克·昂特(生于1943年),退休,曾为柏林的地下工程土木工程师。祖父母生前住在柏林附近的海尔茨菲尔德和斯特拉斯堡。
1965 全家搬往柏林市中心离柏林墙不远的工人区的一所老房子里。
1969 海颗入学,刚刚三年级就转入一所特色是俄语的语言学校。
1973 全家再次搬家,这次搬到柏林弗里德里希海恩的新区。
1973 一所芭蕾舞学校和一所体育学校同时提供她入学机会,被她父母拒绝。
1976 由于在学校里遇到种种困难,海颗得到进入另一所学校的机会,再次被父母拒绝。
1976-1979 家里买下位于柏林阿特兰兹伯的一处地产。他们于是大部分的周末在那里度过,并建了一个小的夏季住所。她祖父母的住处不远,所以他们整个大家庭晚上常常聚在一起打牌。海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祖父母那里画画、在花园里玩耍、拜访邻居或和她的表妹嘎比在村子里乱窜。
到1979年她显示出对音乐和柏林戏剧舞台的兴趣。她读很多书并开始写日记,用她攒下的钱买唱片和书。她喜欢去古典音乐会和剧场。一次差点没能摆脱一次强暴。她的举止像所有那个年龄的姑娘应该做的,纠缠于期望中,慢慢得上了厌食症。
1978 柏林艺术学校在考验后没有录取她。由此,那所学府成为实现不了的梦想。
1979 她得到学习石匠或陶艺的机会。在父亲的支持下,她选择了陶艺职业教育。海颗·昂特搬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座小镇卡门茨。父母同意她搬到一套转租的一居室中,和一个73岁老人的家人和她女儿的一家住在一起。当时她仅仅16岁。为了得到陶艺的职业教育,她必须作为学徒在一个工厂里干满一年。那里主要生产出口产品。
周末她常搭便车回柏林,或者有时也去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其中一次旅行时,她认识了丹麦男友。
在其后的五年,她尝试着取得移民丹麦的许可。东德政府先后拒绝了四次,并劝告她找一个德国男友。甚至也不曾给丹麦女王写过一封信或帮助联系丹麦使馆。
1980年的圣诞节,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身体虚脱使她被紧急送进了医院。一周后她被安排到了德累斯顿附近的一所疗养院修养四周。那之前她的证件就已经被没收,使她不能出行。她同样曾在少管所待过几天,只因为人们在丹麦大型渡轮附近见过她。她既不知道会被拘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也被做过妇科检查,没有任何解释。她的父亲必须把她从少管所接走,并得到她是妓女的消息。当时她还没有其他的性经验。
1981 她结束了在卡门茨的陶器匠职业教育,成绩很好,尤其在设计和产品研发上。
1981 她找到了位于芬斯特瓦尔德附近克里尼茨的一个小型私人陶器制作室的工作,在那儿她认识了克里斯特·琪瑟儿。她们成为了好朋友。这份友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是当时社交和生活情况的开始。
1983 她搬到柏林北边100公里处的维珀罗,为定居的牧师梅克尔一家管家。女主人同样也是职业陶艺师。她在那儿常常面临环境问题和有关信仰和言论自由的讨论。
1984 短期搬到离柏林更近的乡下、陶艺师曼弗瑞德·米勒那里。
1984 她发现了一处空房子并占用了那里。她有时为贝阿特·本德尔工作。由于这处住所不能登记,她转租了位于伯克斯哈根街的一处房子。
新住处是曾经旅途中认识的熟人介绍的,否则通常情况下在柏林很难搞到房子。
几个月后,她开始一个制陶工厂的三班倒的工作。
1985年初,她最后一次尝试取得官方的结婚许可。在那封信中她同时写道,不管答复怎样,她会最晚在1985年4月1号前离开德国。
那时柏林已经开始变得不安定,骚动和不满传播开来。各大使馆被绝望的德国人占领,他们想强行出境。丹麦使馆和德国警察合作,把使馆内德国人移交警方。尤塔—她在柏林最好的朋友之一,帮助她在最后一晚把她重要的私人物品从伯克斯哈根街的住处转移到她父亲的夏季住所。她是那次有计划逃亡的唯一知情者。
4月3日,海颗到达了西德的汉堡。在柏林,国家安全局取走了在尤塔父亲的住处和夏季住所的她的衣物。她带着假护照和男友亨利周游欧洲。几周后,她搬到丹麦,他买了一个老农庄。1985年5月她搬到汉堡住了几个月,为了登记并拿到西德护照。她拒绝做情报员,像多年前她拒绝了做东德的情报员一样。
1985 她搬到亨利·迈德森在丹麦艾琳德勒乌的家。
1987 她参加了波士顿NCEA陶艺大会,并在纽约停留一个月。
1987 她结识芬·鲍尔森,搬到佛斯特的维格罗瑟,买下罗兰德的一处空的老面包房作为将来的工作室。为了付账单,除艺术创作外,她还兼职做教师、售货员和服务员。
1988 意大利蒙萨,她工作于托内古叟工作室,为期三个月,内容玻璃镶嵌和铅制玻璃。
1989 她在位于葡萄牙波多的艺术中心AVURE工作。
1990 她为丹尼斯科(Danisco)设计了一个大型镶嵌作品。
1991 在Syd画廊,她结识了安斯卡·艾尔德和许多其他艺术家。她拜访了其中很多人,但只有和安斯卡·艾尔德和因卡·乌祖玛的友谊保留了一生。她每年在安斯卡·艾尔德和他夫人东尼·梅克尼那里住很长时间,她被看作家庭中的一员。
1992 她开始了在II Bostrico工作室认真的版画创作。工作室主人是东尼·梅克尼的兄弟阿尔弗莱多·梅克尼。除了海颗,和这个工作室合作的艺术家还很多,其中包括:萨巴特力(Sabatelli), 楼·拉姆(Lou Lamm), 卡洛斯·卡勒(Carlos Carle), 散德罗·劳伦茨尼(Sandro Lorenzinni), 里斯·茨威克(Lis Zwick), 约根·纳什(Jørgen Nash)等等。雕刻家因卡·乌祖玛的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她每次都会在那里小住几日。
1993 海颗在欧洲及美国旅行频繁。她认识了美国乐手茹斯·托尔曼。他和她面临同样的个人问题,比如厌食症。她首次大型个展在马里博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她的一些同事很生气并对博物馆领导提意见。她为西班牙莫加卡的瓦尔帕莱索慈善机构工作了一个月。她画画并认识了作家盈尔·艾里克森和利夫贝尔克,后者在附近有一处住所。西班牙对她作品的影响非常明显,深赭石色出现在她当时每一幅作品里。她和茹斯·托尔曼一起旅行和工作。她认识了他的很多音乐朋友并帮他安排欧洲之行。她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成为了其他很多参加欧洲巡回演出乐手的第二个家,其中包括史蒂夫·韦恩。和茹斯·托尔曼感情结束。
她不停地工作,同时开始正视厌食症并开始治疗。她定期拜访心理医生并得到了多年的治疗监督。
几乎每周她都去画家乌拉·福瑞尔森那儿,和她讨论政治和生活。她在科廷根的工作室每个夏天都充满各种各样的夏日客人。
海颗以世界观光旅行家的身份融入当地生活,但和当地人永远达不到亲密的友谊— 除非极少数,比如和乌拉·福瑞尔森。然而她永远有时间留给工作室的访客。
1994年,她第一次登上了格陵兰岛,并被当地大自然深深吸引。她当即决定会再回去做一个巡回展览。仅仅一年后,她带着她史无前例的大型巡回展览回到格陵兰,沿着海岸一路展览一路游览。
她得到机会为逊德斯特姆的气港工作。为此她需要大概六个月。
他同时在格陵兰和丹麦工作。斯斯米乌特镇同样地买下了一尊铜塑像。格陵兰首府努克也买下了一尊青铜像用于某公共场所的展示。这从而减轻了她自筹资金办展览的部分风险和巨大的经济压力。
她对那里的自然和人非常有好感,并帮助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者首次创立了工作室。长期以来,她计划在格陵兰开设一个国际手工艺教育机构。大多数时间,她都用于追随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乘船游览那个国家的每个角落。在用直升飞机、船只和狗拉雪橇的运输时,她得到了实用的帮助。她打猎、钓鱼、采浆果、学习当地人做饭。大多数时候,她和当地家庭住在一起。她认真考虑定居格陵兰。在她在格陵兰期间,她又见到了拉斯·拉斯姆森—格陵兰研究者克努德·拉斯姆森的孙子。大概十年前,他们曾承诺过。
1995年,回到丹麦,她很想念格陵兰,并开始准备巡回展览的第二部分。
她开始考虑学习飞行并作临时飞行员。飞行学校由于年龄原因拒绝了她,因为她已超出了规定的29岁。她仍然决定参加一个私人飞行课程的学习。她在那里认识了工程师伊卜·弗瑞登达尔(Ib Frydendahl)并和他度过了接下来的几年。那是一段很亲切的感情。他们不仅分享对飞行的热爱、在夜色中数星星,还共同进行科学讨论。海颗再次回到格陵兰,而伊卜去了几个月澳大利亚。那成为了他们这段感情的终点。他们仅仅认识在了错误的时间。海颗作巡回展览时主要去军事基地,并在那个远离任何一座城市的地方逗留了一段时间。
重回丹麦几个月后,她由于不能忍受的背痛而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她有几个月不能正常活动,拉尔夫—他的前男友一直无私地照料她。她是勇敢的战士,一年严酷的训练后,她重新站了起来。
她在她意大利的朋友们那里度过了几个月,重新找到力量,慢慢开始了新的创作。她集中精力在版画和陶艺创作上,大部分时间在安斯卡位于圣图拉里奥的工作室搞绘画。
回到丹麦后她得到机会在美国西雅图的北欧传统博物馆作个展。准备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展览包括100多件作品,并和格陵兰摄影展合二为一。
她结识了世界级水平登山大师皮特·舜宁(Pete Schoening),并和他成为好朋友。她曾多次作关于格陵兰之旅的演讲。那本书《海颗·昂特》借此次展览机会面世。
1999年,她的作品在欧洲各国进行展览。像往年一样,海颗回到意大利并学会了登山。她认识了一位登山爱好者拉斯·托斯隆德,并和他成为男女朋友。他们将工作和旅行兴致相结合,他们最后的一次共同旅行去了阿比西尼亚。这次旅行作为一个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将艺术和救助组织诺得亚普的一个救助项目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她决定中止那个项目,因为那需要比她想象的多得多的资源。
2003年,海颗曾考虑永久性地搬到意大利。在返回丹麦前不久她在finale找到了一个工作室。仅一周后,她在科廷根一年一度的个展拉开帷幕,同时,她得到自己患上癌症的消息。
尽管如此,她决定仍然回到意大利装修工作室,然后从那里直接飞到哥本哈根进行手术。从此,她失去了生孩子的机会。在那段艰难时期,朋友们、前男友们和他们的家人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之后她回到意大利休养。不久后,安斯卡·艾尔德去世,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仅几个月后,她就通过女友Kika可卡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一个阿根廷马球驯马师。他和我一起迁往丹麦。
2005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丹麦的居留许可并结婚。他们一起在阿根廷度过了两个月。
海颗为帮助丈夫在丹麦开创事业,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她推迟了去中国的计划。她和由学生和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一起为一个国际艺术项目做艺术和社会学方面的工作。由于“伊斯兰危机”(一个丹麦画家的伊斯兰漫画)所有支持都停止,而我们也不得不中止项目。2005年末,她开始了中国的研究工作,多次飞往北京,并在那里成立了工作室。她也同凯文·格瑞丽(Kevin Grealy),西尔维亚·纳基(Sylvia Nagy)和威尔玛·威拉威尔达(Vilma Villaverde)一起参加了景德镇三宝的一个学术研究会。
在中国她忙于一个描绘人们举止和感情的展览项目。早于十年前,她就开始关于描写人类行为、关系及其意义的工作。
2007年,在将近两年的创作后,她和壹月画廊合作,在北京的国际艺术展CIGE上展览了部分作品。在她居住的地方— 索家村国际艺术营,她结识了很多国际艺术家。大卫·厄维森(David Evison),娃内萨·诺特力(Vanessa Notley),马里安娜·海尔达尔(Marianne Heyerdahl),赛巴斯蒂安·海涅(Sebastian Heiner),劳伦斯·谭(Laurens Tan),马丁·萨拉扎(Martin Salazar)等人只是除过路艺术家外的“长住国际艺术家”中的一部分。尽管缺乏语言知识,尽管交往方式截然不同,她仍然成功地成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版画工作室。但她已经听说了柏林有趣的艺术场所,并考虑重新回到柏林市中心落户。